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剑封江湖 > 第11章 小雨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剿匪这一事已经徐徐落幕,而叶黎昕拜会孙德胜老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融流境前期,而王思邪也就成了他的喂剑人。

    而老人对王思邪的要求是,尽量用尽全力,只要不伤及他的性命和大道根本就行。

    所以叶黎昕与他对打之时,往往要拼尽全力才能在夹缝中生存,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汗流浃背,而在喂剑之中,被他一剑削去一块肉也是常事,一上午的时间便算是喂剑完成。

    下午时,叶黎昕便要去天书阁十二层,拜会已经半年未见的王诩先生。

    他虽然精神饱满,但半年时间未见,却也已经苍老了许多,他对世子殿下练剑之事自然有所耳闻,但也算默许了。

    他自知自己大限将至,便想着称最后的时光将自己的学识倾囊相授。

    叶黎昕自然也知道他的想法,并没有点破,而是调动全部精气神修习。

    他与王诩先生自孩提时便相识,还记得初见时,还是父亲抱着自己来到了天书阁十二层,王诩先生当时还很年轻,教了自己一些浅显的知识,自己很快便掌握了,随后他摸着胡子哈哈大笑起来,对着叶骁说:“叶骁,此子可堪大用,日后叶家后继有人啊!”

    想到这里,他便愈发觉得自己不该让先生失望,修习也愈加刻苦。

    而到了晚上,结束了一天修习的他困乏无比,半春替他上药,而明夏则为他松活筋骨,之后在明夏的服侍下沐浴,之后睡在半春早已暖过的床上,混着她的体香入睡。

    这样一来二十几天,叶黎昕的剑法也愈发精进,受的伤也越来越少,也由此进入了融流境中期,而王思邪喂剑时愈发觉得力不从心,他由衷地觉得,世子殿下日后的成就肯定在他之上。

    而有一天,在结束了在王诩先生的修习之后,叶黎昕打算行礼告辞,王诩先生轻叹一声,摸着胡子说:“黎昕啊,你明日便不要来了,我已经将自己毕生的学问倾囊相授。”

    他听了之后,立马端正身子,朝着他磕了三个头。而这并不过分,他已跟随王诩先生修习十余年,可以说王诩先生已经像他的亲人一般。

    王诩先生似乎也有些不舍,轻声说:“我这学问并不只你一人修的,日后,或许会碰见你的师兄们,他们也有可能与你兵戎相见,切记,不要留手,若他们死去,不必愧疚,不过是他们学艺不精罢了,当然了,你也有可能死在他们手上。”

    他答应下来,起身又向王先生恭恭敬敬行礼,并承诺日后也会经常来看望,之后不舍地离开了天书阁。

    王先生呢喃道:“昔日应叶骁极力邀请出山,见过尸山血海之后我便决心禁足于天书阁之中,而在期间最为得意的一件事,便是收了黎昕这孩子为徒弟,唉,无奈昔日开枝散叶,徒弟众多,也不知是否会给黎昕日后造成影响啊!”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月有余,这一日,叶黎昕跟着父亲来到马厩,他骑上那匹照夜白,而父亲骑了一匹乌骓马。

    两人并未带奴仆,骑马之后便奔着城门而去,街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街上的人很少,人们撑着油纸伞在街上慢慢地走着。

    两人出了城门,便向北纵马狂奔而去,路边隆起的大大小小坟包边,或是妻女,或是父子又或是夫妻烧着一叠叠黄纸,驰道两旁飘起了袅袅青烟,约莫一刻左右,便来到燕王府的私山。

    这山本名相山,而在十九年前,叶骁将这山改名为惠山。

    两人骑马来到了山腰,那巨大湖泊被淅淅沥沥的小雨打着,泛着层层涟漪,煞是好看。

    两人将马拴在了凉亭边的马厩里,叶黎昕撑着一柄油纸伞,而父亲拿着一叠黄纸和两坛桃花酒。

    两人沿着湿滑的台阶拾阶而上,两旁的桃花早已绽放,在小雨中,花枝摇曳着,花儿也跟着颤着。

    叶骁年龄大了,但却依旧精神抖擞,倒是叶黎昕觉得走起山路有些费劲。

    走了一段时间,来到了那座不起眼的墓前,叶骁半跪着,拿着随手捡的木枝在墓前画了一个圆,上面还留有着以前焚烧的痕迹,他取出那叠黄纸,放在圆中,用两块硝石相互摩擦,打出些许火花。

    因为下着小雨,空气也有些潮湿,所以也并不容易点着,叶黎昕将油纸伞倾向父亲那一边,片刻后,黄纸总算点燃,升起袅袅青烟。

    叶黎昕跪在墓碑前的石板上,对着墓碑磕了三个头,而叶骁则在一旁念念有词,说:“惠儿,我带着孩子来看你了。孩子已经十九岁了,你要保佑他平平安安啊!”

    那一叠黄纸烧完后,他又打开那坛美酒的封皮,一边将美酒缓缓倒在墓前,一边说:“惠儿,我给你带了最爱的桃花酒,来尝尝吧。”

    待这一切结束后,叶骁与叶黎昕坐在石板上,沉默不语。

    过了半晌,叶黎昕打破宁静,轻轻地问:“父亲,母亲她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眼睛微眯,想了想,说:“你母亲她是一位美人,你长相随她多一点,她也是一位很温柔的人,也是当时最有名的女剑圣,曾经一剑吓得敌军后退三十余里。”

    他顿了顿,又说:“母亲很是爱你的,为了能诞下你,舍弃了全身的功力,生下了你。”说到此,他的眼眶有些微红了。

    叶黎昕轻轻的,带着打趣地说:“母亲她又是如何能看上你的?”

    他咧了咧嘴,笑着说:“当然是我这死皮赖脸的功夫啦,你母亲拗不过我,便答应跟我结婚了,说来,你这死皮赖脸的功夫也颇有几分我的真传。”

    叶黎昕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看着天上下起的小雨,他想了想,母亲也一定是个温柔贤惠的人吧。

    叶骁沉默了许久,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今日便随我一起去见见咱们燕家军。”

    叶黎昕点了点头,这一刻他等了很久。

    ——————————————

    而在另一边,草原之上,风和日丽,风轻轻地拂过大地,土地上泛起了绿色的波浪。

    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走在前面,那人正是鞑靼的左国师,而身后跟着一名美丽动人的女子,正是那良若。

    他们走了一会,来到了一处低矮的坟包前,矮矮的石碑上写着,楚国皇帝良振华与妻子之墓。

    良若一言不发,在她还在襁褓之中时,楚国便已经被灭国,对于自己生父生母,她自然没有很深的印象,在她的记忆当中,她一直是眼前这位老人抚养长大。

    而左国师看到墓碑,眼睛中便泛起了泪水,他颤抖着丢下了手中的拐杖,直直地跪了下去,向墓碑磕了三个响头。

    良若见状,便也向着墓碑磕头,之后便想扶起身旁这个老人。

    老人摆了摆手,示意不让她搀扶,他依旧弯腰跪在墓前,嘴微微颤抖,说:“先帝啊,昔日,您将公主托付给臣,臣不敢怠慢,一直抚养着她长大成人,今日是清明时节,我带着小公主来看您们了。”

    老人顿了顿,又说:“公主聪明伶俐,日后可堪大用,十几年我一直在教公主学问,公主深知这样没法报杀血亲之仇,便恳求我能教她习剑。臣为公主找了最好的师傅,那师傅说:‘此女乃是一块极佳的剑胚。’不到半年时间,公主也已经入水境中期的修为了。”

    说罢,又向那墓碑叩了三叩,挣扎着站起身来,眺望着南方,说:“先帝您放心吧,我必会让叶骁血债血偿,报先帝之仇。”

    ——————————————

    叶黎昕与父亲骑着马下山之后,便一路向北继续奔驰。

    叶黎昕自然知道父亲指的是什么事,每当清明时分,父亲不仅仅会去祭奠母亲,还要去与鞑靼的边境上走上一遭,去悼念那些战死沙场的士兵。

    幽州与鞑靼最近处不过二百余里,他与父亲一路纵马狂奔,终于在中午时分来到了总营。

    到场的将军只有三位,分别是石竹,杜松,李陵军。

    三位将军看到燕王前来,立马行了军礼,而看到世子殿下跟在后面,脸上都有些微微变色,但碍于燕王的面子,也向世子殿下行军礼。

    叶黎昕自然能看出他们的表情不悦,他自知现在的自己无法服众,只有靠真正的实力才能赢得军心。叶黎昕也向三位将军行了礼。

    燕王与世子殿下也穿上了燕军甲,旁边一士卒为燕王递上了象征着权利的配剑。

    燕王走在前面,世子殿下跟在后面,三位将军紧随其后,登上了临时搭好的高台。高台约有四层,每一层站着数名将士。

    天空中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打在盔甲上发出噼里啪啦声,落在土地上,让地愈加泥泞不堪。

    世子向下望去,台下站着万余名士卒,骑军居左,同色马匹编入同一队伍,看起来泾渭分明,而士卒手拿长槊,背着弓箭,表情严肃。

    而步军居右,士兵统一穿着着燕军甲,手握大刀,长矛等各类武器,表情也十分严肃。

    燕王手握配剑,沉声说:“点狼烟!”世子殿**后三位将军喊道:“点狼烟!”

    而下一层的九名将士也跟着喊着点狼烟,之后再下面二十七名士卒也喊着点狼烟……最后,万余名士卒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点狼烟。”声音足以传到数里之外,豺狼虎豹听到无一不退避三舍,所听者无一不动容。

    之后,烽火台上升起了阵阵狼烟,黑色的烟雾如一把巨剑一般直插云霄,而后数里之外的烽火台也燃起了狼烟……最后,整个与鞑靼的边境线上都升起了滚滚浓烟,像是无数把利剑擎天而起。

    燕王拔出腰间的配剑,指向北方鞑靼的方向,沉声说道:“又是一年,这一年时间中,我们又与鞑靼血战了大大小小数百场战斗,我知道,在每场战斗中,都会有一名名袍泽在你们眼前倒下,倒在血泊之中,正值清明时分,我们便来悼念那些铁甲裹枯骨,倒在这边境上的将士们。”

    叶黎昕看到,那上万士卒中听到这一席话后,有不少已经流下了眼泪,他们没有抹去眼泪,任凭眼泪在脸上肆意地流淌。那些战死的士卒,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兄弟,走入尸山血雨中,但再未从尸山血雨中走出来。他心中也感慨万千,不禁感慨战争的残酷,若自己的伙伴倒下,自己也一定十分伤心。

    燕王站在高台上说了一个时辰的话,这些士卒便在雨中站了一个时辰,讲到最后,上万士卒举起手中的武器,异口同声地喊道:“杀敌!杀敌!”

    在讲话完毕后,士卒便散开自行归队了,三位将军邀着燕王留下喝酒,燕王以身体不适,婉拒了,褪去身上的甲胄,便与叶黎昕一起离开了。

    归途之中便没有来时那么仓促,小雨也已经停了,路上可以闻到泥土的味道。

    叶骁突然向叶黎昕发问:“今日与我一起去观礼,有何感想。”

    叶黎昕想了想,说:“今日见到燕王军果然不同凡响,军纪严明,武器,护具也十分完善。”

    叶骁大笑几声,得意地说:“那是当然,世间唯有我叶家军能做到如此。”

    叶骁对他说:“叶家军能如此,靠的不仅仅是严明的赏罚制度,靠的更是在与鞑靼军队一次次拼杀中磨砺的意志。”

    “虽然这支军队很强,可以所向披靡,但是能真正掌握住这支军队的只有我以及那几位南征北战的将军。”他又说道。

    他指了指叶黎昕,说道:“我看的出来,现在的你,连那几位将军都无法掌握,又怎能掌握住这支十万人的大军呢。”

    叶黎昕尴尬地笑了笑,挠了挠头,说:“父亲大人,我该如何去做呢?”

    叶骁用手扇了他脑袋一巴掌,说:“小子,这件事你应该问问自己的本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