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全职捡漏王 > 第四十七章 真假难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胖子完全搞不懂林东在干什么。

    “俗话说,话是拦路虎。你怎么还不让我说话呢?”小胖子焦急地低声质问道。

    “好戏还在后头呢!”林东轻声道。

    小胖子虽说不明白林东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在这****,他也只能选择相信林东。

    就在以李老板为首的这群人纷纷质疑林东的那件宣德炉是赝品的时候,转机来了。

    一位重要的人物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闪亮登场了。

    “以我看啊,通古今的这件器物并不是赝品。”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人群中让出了一条小路来。

    刘开来教授缓缓地来到了柜台前。

    刘教授的大名早已经在古董界传开了。

    “这不是刘大教授吗?”李老板急忙上前,与刘教授亲切地握了个手。

    金贵财和王中王自然也和刘教授比较熟悉了。

    两个人似乎找到了权威专家,殷勤地与刘教授谈判起来。

    刘教授与他们相视一笑。

    “教授来的正好,帮忙给掌掌眼。”李老板笑着说道,“我李某人自然不会让教授白忙活的。”

    这句话已经很明显了,李元朝是想收买刘教授。

    然而,李元朝自以为聪明,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不明摆着给刘教授一个下不来台吗?

    只见刘教授摆了摆手说道:“我可不是为了钱而来的!”

    这句话算是为自己的面子搬回了一局。

    “对,对。”李老板忙说道,“刘大教授,高风亮节……劳烦您给看看……”

    刘教授摆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说话。

    “依我看啊,这两件宣德炉都不错。”刘教授开口道。

    这可不是李老板这伙人想要的答案。

    “教授,你再好好看看!”李老板低声提醒道,“其中一个是我古宝斋的,另外一个是通古今的。”

    李老板说完,又可以指了指那件上面标记着“李”字的宣德炉。

    意思就是说,那件是他古宝斋的。

    而弦外之音,就是说,让刘教授说他古宝斋的那件是真品。

    刘教授心里跟明镜似得。是林东打电话请他来的,这次的鉴定费用自然由林东来支付。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林东和张中都的那层关系,他也不可能把胳膊肘往外拐啊!

    “都不要说话了啊,安静,听听刘教授怎么说!”李老板说道。他还以为刘教授肯定会偏袒与他。

    而然他想多了。

    刘教授凑近了两件宣德炉,推了推眼镜,仔细观察了一番。

    片刻之后,刘教授的心里自然有底了。

    他抬头看了大家一眼,谦虚地问道:“要不让我来讲两句?”

    “教授请讲……”李老板客气地说道。

    “咱们一点一点来分析啊。”刘教授推着眼镜说道,“咱们首先要看一看,铜炉底足的铜料是否精细。精细的铜料说明是经过多次反复精练的结果。”

    “没错没错。”李老板急忙附和道。

    他的插嘴显然是引起了刘教授的不满。

    刘教授看了他一眼,好像是在问:到底是你说,还是我说?

    李老板忙伸手说道:“刘教授,您继续……”

    “如果是粗劣的铜料,绝不是真宣炉。对于品相完整的宣德炉,我们只有从其底足方能看到其铜质精细或粗劣的程度。”刘教授说道。

    李老板点头,刚想说什么,忽然又闭嘴了。

    刘教授继续说道:“而对颜色剥落的宣炉,我们就可以直接从炉体本身上观察到铜质粗细精劣的程度。纵观我国历来炼铜之精品,以宣德铜炉为第一。所以真品宣炉铜质必精细。”

    说完之后,李老板带头鼓掌叫好。

    “大教授果然是大教授,说的真好。确实如此啊。”

    李老板的称赞迅速带煽动起了众人,大家也纷纷跟着拍手称好。

    刘教授则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可以停止了。

    “下一步呢,我们要仔细观它的作工。宣德炉的作工极规律匀整。就算现在用机器仿制,也做不出其规律匀整的式样。”刘教授继续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

    “上面的两步观察完了之后,接下来就是‘扣炉听声’了。”刘教授说道,“顾名思义,什么是‘扣炉听声’呢?”

    “您给讲讲……”金贵财说道。

    “普通的铜料,经过四精炼后,呈现出珠光宝色。如果经过六次精炼之后,一斤的铜料,也就只剩下了半斤了。据记载,我国古代最知名的‘干将’‘莫邪’二剑所用之铜都是经过六精炼。而宣德炉所用的铜,属于优质风磨铜,一般大都要经过十二精炼,这才会有宝光外现的现象。经十二精炼,每斤铜料就只剩下四两了。用这样优质的精炼之铜铸造的铜炉,用手叩之,所发出金石之声,是任何它器物不能比的。”

    刘教授说完,分别在那两件宣德炉上面敲了几下。

    “你们听听这声音……”

    大家平息凝神,竖起了耳朵,但怎么听都觉得像是从一件器物上发出来的声音。

    这次鉴定证明,如果说古宝斋的宣德炉是真品的话,那么通古今的宣德炉也一定不是赝品。

    人群中有了不同的声音:

    “这样听不出哪件是真品,哪件是赝品啊?”

    “是啊,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判断的话,只能说明两件都是真品。”

    “先别说话,再听听教授接下来怎么说……”

    ……

    “还有一点就是观察图案和炉形是否对应统一。据记载:各种炉形都铸刻、雕镂有一定的头像和图形。且都处于炉身的不同部位。若炉体本身高大且周围呈大平面或大圆面,其头像在四周的平面或圆面上。若炉低矮,且四周面小而又不是平面或圆面时,其图形在底部。”刘教授继续说道。

    大家又按照刘教授的说法,观察了两件宣德炉,基本上都符合这条鉴定标准。

    “另外一点鉴定的方法就是,称它的轻重,量它的大小。”刘教授说道,“按史书记载,宣炉的每种炉样都有一定的尺寸大小。有一定的口径、腹径、底径,有一定的耳高、身高、足高。而且每种炉样都有其精确的重量。宣炉其它可伪,唯有重量不可伪。重量一律按斤、两、钱来计算,而斤、两、钱则是以过去的十六两秤为准。其精确度可以精确到现在的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