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毒妃,非督公不嫁 > 第024章 找到粮食(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乔镇三家,乔府。

    有周海义在,安言和裴成蹊从进乔镇三家,到见乔镇三本人,一路畅通无阻。

    乔镇三不愧是做大生意的,似乎预料到这一切的发生。

    就在自家的佛堂里,等着裴成蹊和安言上门。

    乔家的佛堂,昼夜点灯,九排九列九盏,九九归一,最中间的佛像,虽然不大,却是用金箔打造。

    做生意的,往往都信点风水和鬼神。

    乔镇三一身朴素的布衣,念完经磕完头,这才起身,裴成蹊和安言看乔镇三的打扮,只能说平平无奇,泯然于人的外貌,丢人堆里都不扎眼。

    而乔镇三没有想到,当他回头后,竟然看到一对让他眼前一亮的璧人。

    “草民叩见钦差大人,叩见夫人。”

    安言……她和裴成蹊,就这么相配,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一对?

    而裴成蹊想的和安言相反:合着你女扮男装,扮了个寂寞,怎么谁都能看出来?

    裴成蹊也不拐弯抹角了,灾情严重,先把百姓肚子填饱,帐等秋后算。

    “乔镇三,粮食呢?”

    乔镇三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他无奈地摊开手:“大人,草民真的没有存粮。粮仓里有多少,就是多少。”

    安言走上前,从怀里拿出他缴纳赋税的账单:“乔老板,你交的钱和你有的粮,根本对不上。难不成你就喜欢白给官府送钱?

    我跟你保证,把米交出来,我让你有的赚。”

    乔镇三不是不想拿,他是真的没有。

    “夫人,草民已经不敢再谈钱了,技不如人,我甘拜下风。

    我也知道,买了那么多米发难民财,今年朝廷不办我,明年我也逃不了。

    草民只想求大人和夫人开恩,能否放过乔家百十余人,放过我家人子孙?我愿一力承担!”

    乔镇三掀开衣袍,双膝跪下,给裴成蹊和安言,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裴成蹊和安言对视一眼,这个乔镇三挺有自知之明,知道朝廷一定不会放过高价囤米的他,只待时机成熟,就把他给办了。

    他赚了多少钱,都能叫他再吐出来。

    “说吧,乔镇三,米去哪儿了?”

    乔镇三膝行向前,挪开贴着金箔的佛像,取出佛像底下的木盒,再拿出脖子上的金盒子,里面藏着把金钥匙。

    层层守着,这盒子里的秘密。

    “这里,都是我留着保命用的,现如今给大人和夫人,保我一家老小的命,就够了。”

    乔镇三每天磕一个头,又是金像求财,又是磕信保命,划算啊。

    每个信封上,都明确写了日期,还有端州官员的名字。

    裴成蹊干脆找了个官职最大的拆开来看。

    乔镇三跪在地上,自嘲地笑笑:“我在端州经商多年,从没想过今年亏损成这样。

    我生意做的这么大,还多亏了端州的各路大人。

    每年收成如何,种田的老百姓只能看天,只有这些收上粮食赋税的官员,门门都清。

    年年配合,偏偏今年狠狠咬我一口。”

    裴成蹊和安言再看手里的信,可算是知道,以周海义为首的端州官员,近些年在做什么了。

    官员每年都会给乔镇三粮食的消息,乔镇三安排收购百姓的粮食,事后互相分享利益。

    低买高卖是常事儿,更过分的是,他们每年还人为制造恐慌。

    有时候说哪儿收成不好,采购的时候,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老百姓抛出手里的大米,等冬天,老百姓的米吃完了,再高价卖出往年陈米。

    有时候又说收成好,刻意压低大米价格,大肆采购,事后再运到别的州高价转卖……

    来来回回,打时间战,打价格战,官府和他们沆瀣一气,大家都有的赚。

    赚的就是一个天时地利,赚的就是老百姓不知道市场的信息。

    裴成蹊和安言看到这些来往的信件,哪位大人,什么货物,什么银两写得一清二楚。

    端州管控粮食,盐产,铁矿的官员,大部分都和他有勾结。

    难怪乔镇三说这是保命的东西,信上的这些人,收了这么多钱,能不保住他吗?

    乔镇三跪地上,抬手指着信件和他们继续说:“他们告诉我,南边收成不好,所以我今年不仅买了端州百姓的米,连周边一圈都买了。

    可我囤的米,根本用不着,正在犯愁,突然有官员主动找我牵线,有人和我买米。我为了来日继续做生意,为了讨好他,只好贱价卖出,今年挣的钱全赔了!

    买我米的人,至今没有出手,我不敢放开手卖,不然我这县里的老百姓,就没得吃了!”

    安言听她二哥说了,今年南边收成丰厚,鱼虾烂得都比吃的多。

    乔镇三也是被人当枪使了,当成买米的工具。

    安言:“有人贱价买了那么多,总得有地方存吧?就算藏山里,那也要运出去。你什么都没过问吗?”

    乔镇三:“夫人息怒,草民只知他们带货船来运。其余的,不敢多问那些大人,毕竟还指着他们明年挣钱。”

    裴成蹊:“货船?哪条河运走的?”

    乔镇三:“是今年夏天才签署应允商路通行的河,叫长亭河,安监察签署的政令。”

    安监察?和安执理有关……

    这背后第三只手到底是谁?从京城丞相府,算计到端州各大官员,再到富甲一方的商人。

    如果安执理入狱,不是巧合,那就证明,这场灾情是早就计划好的。

    这是一场,人为的灾荒!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