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和太爷当兄弟 > 第3章宴请卢作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是刘湘终究是经历了众多大场面的人物,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让副官先退出书房。

    随后对潘文华继续说道:“对贺国光,杨吉辉这两人也不能太大意,他们虽说是来帮我们剿匪,但毕竟是常凯申的亲信,跟我们不是一条船上的人,所以对他们也要多加防备。避免他们给我们捣乱。”

    潘文华回答道:“请总司令放心,我会妥善安排的这些事情的。”

    刘相靠在椅子上,叹息道:“蜀地本来就是个烂摊子,现在又来了这么多狼虫虎豹,不知道今后会烂成什么样子。”

    潘文华虽然好奇到底是谁回来了让刘相这样失态,但是作为刘相最信任的心腹,潘华知道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所以最后还是没有问刘相刚才到底是谁回来的消息。

    之后因为战事的缘故,所以刘相并没有到永州打扰司亮。

    而此时康泽的别动队和蜀地将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康泽仗着有常凯申的支持,就连刘相这个总司令都逐渐不放在眼里,甚至敢带兵强闯刘相的司令部。

    潘文华,唐式遵等人为此更是跑到军部向刘湘诉苦说康泽的政训小组目中无人。

    刘相暂时不想和康泽发生冲突。所以只能安抚众人,让他们暂时忍耐,同时提防蜀地内内其他将领被常凯申拉拢。

    刚过完春节,常凯申就带着一干手下飞抵山城。

    由此,也就拉开了刘湘和常凯申争夺蜀地地基层权力的序幕。

    但是,但是终究因为地盘受限刘相,渐渐的就落于下风。

    眼见自己地位不保处境岌岌可危,经过与邓汉祥等人商议,刘湘被密派心腹要员分赴全国各地加强与反对常凯申的力量联系。以图达到对抗常凯申的独裁统治。

    随着时局的发展,占据了上风的常凯申要求刘相将省政府和川康绥靖公署从山城搬迁到锦城。

    刘湘为此召集邓汉祥等手下人商议此事。

    众人都不同意刘相将山城拱手让给贺国光等人的参谋团。

    尤其是张斯可认为山城是西南军事重镇,水路交通的枢纽中心,财富汇集的地方。丢失了山城,就是丢失了蜀地的半壁江山。一旦这样做之后,刘相就更加没本事和常凯申争夺蜀地的控制权了。

    于是刘湘被说服,便以剿匪事迹无暇为由去电常凯申,请求暂缓搬迁事宜。

    恰好在这个时候,山城发生了一件事,使得刘湘和常凯申之间的矛盾公开凸显出来。

    康泽的行动队以整饬军纪,政绩为由,下令手下对袍哥李绍州进行逮捕,并公开枪决。这让袍哥出身的范绍增等将脸十分的恼火。

    而此时在锦城的刘相得知康泽未经他和山城警备司令部批准,

    就擅自枪毙了蜀地军队的军官十分恼火,。

    打电话作为贺国光,并要求康泽到锦城向他当面解释。

    可是康泽仗着有常凯申撑腰,对刘相的电报就当没收到。根本不予理会刘相的要求。

    于是大失颜面的刘相就让山城附近的一六一师长许绍宗率部进逼山城,准备缉拿康泽手下问罪,除之而后快。

    康泽也针锋相对,命令别动队在浮图关修筑工事,与许绍宗率领的军队进行对峙,双方之间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此时,在山城的贺国光担心双方矛盾激化,影响到蜀地的的剿匪事情。

    立即驾车赶往现场进行调解,命令双方撤出工事,但是康泽和许绍宗皆不听他的命令,继续对峙。

    消息传到山城之后,民间便盛传刘相要反对常凯申的军事行动,这也就导致原本对常凯申在蜀地内行动不满的将领开始蠢蠢欲动。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就要失控,为了消除误会控制局面,贺国光光只得赶紧电告常凯申这件事。

    常凯申也不想因为双方之间发生冲突影响到他的计划,

    毕竟在常凯申看来,此时剿灭我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于是打电话斥责了康泽,命令康泽撤除工事,又让贺国光将康泽的手下撤职。

    随后又给刘相打电话,说他已斥责康泽越权行事的事情。

    随后还向刘湘保证,今后但凡处理违纪的军人的时候,必定会让康泽报请刘相批准才行动。

    刘湘虽然知道常凯申是在敷衍她,但是知道自己现在手里这点实力是没办法抗衡的常凯申的。

    只能恨恨的咬咬牙,让许绍宗撤兵了。

    刘湘也通过这件事情深刻的意识到他已经在于国民党中央的博弈当中处于绝对的下风了,若是不想办法解决,他在蜀地的地位和势力必将会被继续削弱。

    于是刘相一边让张斯可联系反对常凯申的势力。一边终于下定决心前往永州去见一见已经回国几个月的司亮。

    而司亮并没有理会蜀地内刘湘和常凯申之间的权力的争斗。因为司亮知道战争到来的时间已经近了,给他的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所以在回到永州之后,和太爷,老太爷商量之后,稍微修整了一下之后,就让太爷以司家的名义给卢作孚发了一封请帖,请她到永州参加司家的宴会。

    而恰好此时。捷江公司倒闭之后,财产被债权人汇众银公司收购。而汇众银公司打算将捷江公司开公开拍卖。

    这对于卢作孚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可是盯上捷将公司的可不仅仅是卢作孚的民生公司,还有其他的人。

    其中英国太古公司的实力最为雄厚,甚至已经抢先派人洽谈购买船只的事情了。

    而恰好这个时候,卢作孚接到了施家的邀请。对于司家给予民生公司的支持卢作孚一直都记在心里。

    所以尽管卢作孚忙着准备收购捷江公司的资金的事情,但还是从魔都返回了山城,准备前前往永州参加司家的宴会。

    让卢作孚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在施家的宴会上见到了司亮。

    对于司亮。他是早有所耳闻的。

    只是因为司亮,没出国之前,卢作孚还在蜀南地区杨森的手下做事,帮着杨森搞教育的事情。没有到过山城。所以两人没有打过照面。

    原本卢作福是打算等宴会结束之后就离开返回山城的。

    可是谁知道宴会结束之后,太爷让下人去邀请卢作孚到司家的客厅,说有事要商量。

    见到卢作孚之后,司亮直接奔主题。

    “吴先生,我知道你们民生公司最近正在策划收购捷江公司的事情,对吧?”

    听到司亮直接揭穿了他们最近正在秘密策划的事情,卢作孚脸色一下就变了。

    要知道为了避免走漏消息,卢作孚等人筹集资金的动作都是非常的小心,就是担心打草惊蛇。引起英国太古公司的注意。

    要知道当初万流轮船的事情,虽然民生公司最后借着改造之后的民权号大大的落了英国人的面子,作为将万流号卖给民生公司的太古公司可是被英国政府和华夏的英国领事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就已经让太古公司对民生公司恨之入骨。

    此后的几年双方之间进行了好几次商业上的交锋。

    虽然各有成败,但是双方的积怨也越来越深了。

    卢作孚相信。一旦太古公司知道民生公司有意收购捷江公司的事情,

    想必太古公司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民生公司在收购了捷江公司之后再发展壮大起来,势必会从中捣乱,给这一次的收购增添不少的波折。

    所以,卢作孚前往魔都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就是担心被太谷公司察觉到蛛丝马迹。

    可是现在司亮这一个外人直接揭穿了他们这段时间秘密进行的计划,不得不让卢作虎怀疑是不是他们的计划已经泄露了。

    要是泄露的话,那卢作孚就必须尽快调整计划,抢在太古公司之前将捷江公司收入囊中,避免横生波折。

    司亮这些面也是磨砺出来了。见到自己的话让卢作孚的脸色变了之后,就知道卢作孚大概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于是急忙解释道:“卢先生,你不要多想,你们的计划很周密,并没有被太古公司察觉到。所以你不用担心太谷公司会给你们捣乱。”

    听到司亮这样说,卢作孚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是随即卢作孚忙问道:“那施先生,你能不能告知你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呢?”

    司亮点头说道:“卢先生,你有所不知,这个捷江公司是米国的公司。你也知道我在米国多少有一些产业。恰好这个捷江公司里面我多少还是占据了一点股份,所以他们对于潜在买家也进行了筛选,将名单上报给董事会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份名单当中而这就有你们民生公司的名字,所以当你们在魔都咨询的时候。我作为股东也就知道了这些消息。”

    卢作孚对于施亮所说的事情也是大吃了一惊。

    虽然卢作孚知道司家家这位二爷在米国经营多年,也算是卓有成效,却不知道,司亮真正的底细到底是怎么一种情况?

    此次亲自从司亮的口中知道了他是是美国捷江公司的股东的事情,还是感到非常的震惊。

    当然随后卢作孚就感到非常的高兴。

    因为卢作孚忽然想到司家这一次突然间邀请他来参加宴会,大概是这位司家的二爷的意思。既然邀请他来,想必就有事情要谈。这对于卢作孚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司亮也没有继续卖关子,而是对着卢作孚说道:“没错,这一次是我让我大哥邀请你到永州来的。邀请你来是为了。商量一下有关民生公司的事情。”

    听闻司亮的话,卢作孚脸色一下就变了。

    “司先生,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民生公司是是华夏人的公司,是不会接受洋人的投资的,也不会卖给洋人的。”

    听闻卢作福的话,司亮就知道卢作孚是误会了。

    随即急忙解释道:“卢先生你误会了,我邀请你来的目地并不是想收购你手中民生公司。而是我认为现在民生公司的船只数量太少,运载能力也非常的弱。

    所以。希望你能够尽快的扩大团队的规模,加大团队的运转能力。

    如果钱不凑手,我可以无偿的借一笔钱给你。

    同时我也支持你对捷江公司的合并计划。我知道你此前正在寻找银行融资。恰好我手下也有银行,可以帮你提供低息贷款。”

    听完了司亮的话之后,卢作孚反而是有点受不了了。

    要知道此时的民生公司,已经算是基本上垄断了属地船运的所有业务。就是和。洋人在长江航运上的船运公司相比也毫不逊色。

    可此时听司亮的话,居然还瞧不上民生公司。

    觉得民生公司的船只数量少,运载能力有限。

    这就让卢作孚非常的不服气了。

    要知道卢作孚作为将民生公司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的领导,卢作孚可谓是对民生公司寄予了厚望。

    民生公司就好比卢作孚的孩子一样,在他精心呵护下长大,当然容不得外人的诋毁。

    于是卢作孚直接说;“那按照司先生的意思,到底什么样的船运公司才符合司先生心目中的大公司的要求?”

    听到了卢作孚的话,司亮就当没听察觉到卢作孚话语中的讽刺意味。

    而是一脸严肃的对着卢作孚说道:“我认为有多大机会能够发展到多大的船公司才符合我的要求。但必须是在两年以内。”

    听到司亮的话,卢作孚就更加的糊涂了。

    从刚才司亮说的话,就让卢作孚非常的困惑了。

    从司亮突然间伸出橄榄枝愿意提供一大笔钱给他发展民生公司,但是却又要求公司的规模扩大,还必须在两年内完成。

    要知道这样的要求是这完全不符合商业发展的规律,

    司亮的要求明显是违背了商业规则。当然卢作孚不认为司亮亮是个不懂商业的白痴。毕竟司亮能被司家家的人称为二先生,就说明他不是一个混吃等死的人物。

    况且卢作孚可是请吃司亮发展的重心可是在国外。

    司亮可是在洋人环绕的国外能够白手起家,创下一份家业。

    比在国内经商白手起家遇到的困难更多。

    卢作孚不认为这这种人物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其中有他所不了解的一些情况。

    是让施亮认为民生公司的扩张必须在两年内完成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卢作孚问道:“我想问一下事情为什么必须在两年内完成呢?”

    司亮并没有直接回答卢作孚的这个问题,反而问道卢作孚。

    “不知道卢先生对于如今的这个时局有怎样的看法。”

    忽然被司亮问到对于时局的看法,卢作孚就有点糊涂了。“还请司先生明示。”

    “不知道卢先生对于东瀛人的看法如何?我可是知道民生公司对于东瀛人可是制定了相关的公约的。”

    听到司亮说是对于东瀛人的看法,卢作孚叹了一口气说道:“东瀛人对我国家狼子野心早已是昭然若揭,九一八事变之后侵占了东北三省,现在更是在很多问题上咄咄逼人,妄图吞并了华夏。”

    “卢先生的看法与我一致,但是我认为双方之间的战争已经即将全面爆发。所以我希望两年之内,卢先生的民生公司的轮船,能够尽量的扩大运载规模以资源即将到来的战争。”

    听完了司亮的话之后,卢作孚也是被吓了一跳。

    虽然此时国内也有有识之士,也早已认清了东瀛人和华夏之间必将爆发全面战争的真事情,也发出了警告。

    可是却还有很多人以为这个时间还很遥远。司亮却明确的说出了真正的爆发还有两年时间的人。

    卢作孚当然没有怀疑司亮的意思。

    毕竟司亮能够财大直接向他保证提供充足的资金给他收购捷江公司,就可以知道司亮在米国的家产肯定不小。所以卢作孚认为司亮大概是从米国政府高层官员那里获得了一些消息。所以才返回华夏来,希望为这个国家尽一点力。

    要知道卢作孚本人就是一个爱国人士,当年接受杨森的邀请在蜀南地区担任教育署长的职位的时候,就是为了通过教育来开化名字使人民觉醒。后来军阀混战时,卢作孚认清了局势,单单通过教育是没办法改变现状的,于是转而投向了实业救国的领域。

    而在这一领域,他也的确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在长江航道上和洋人的船运公司交手。第4批的传人,洋人的船运公司妥协退让。

    可以说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在华夏的船运中有着响当当的名声。

    对于东瀛人卢作孚更从来没有好感,要知道当初刚刚扩张的民生公司,就被东瀛人的日清公司给采取不尽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打压。之后双方之间还发生了好几次激烈的冲突。

    东瀛在山城的租界被刘相取缔的时候,卢作孚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兴高采烈的请民生公司的人员吃了一顿大餐。

    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卢作孚对于东瀛人就从来没有过好感。

    此时听闻东瀛和华夏的战争只有两年的时间。卢作孚威顿时放下了心中的戒备,询问道司亮“难道战争真的没办法延后了吗?”

    司亮沉默的摇了摇头,坐在一旁的太爷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此时的三人各自坐在椅上都沉默了下来。

    得知国家即将遭受悲惨的命运,却没有办法改变三人相互看了一眼之后。又沉默下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