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和太爷当兄弟 > 第14章冲突加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刘文辉主动提出要和司家合作的事情,司亮并没有拒绝,虽然当初刘文辉的确是想要将司家给吞并了,但是终究没有成功。

    而且司亮清楚在和刘相争夺蜀地的军政大权失败之后,刘文辉的确是改变了很多。尤其是之前的几年,刘文辉还主动的联系司家,准备将修路的事情交给司家来负责。

    因为当时刘文辉的地盘可是将司家的老家给囊括在内了。

    刘文辉知道司家当初可是从水泥厂上赚到了足够的本钱,才将司家的生意扩大到真个蜀地的。所以在刘文辉看来,司家的修路的经验很丰富。

    而太爷考虑到刘文辉主动的和司家缓和关系。加上当时的司家除了保留了永州的生意,在蜀地其他的生意都已经结束了。

    这个时候,刘文辉递出这样的橄榄枝。对于司家来说,的确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于是刘文辉地盘上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路的事情。

    开始的时候,刘文辉的这个决定很多人都反对,认为刘文辉这是将钱给白白浪费了。

    为了缓和内部的反对意见,刘文辉和太爷商量之后,决定将雅州到锦城的道路修缮一下。让这些反对的人亲眼见识一下道路修通之后带来的好处。

    而当刘文辉提出要翻修锦城到雅州的道路的时候,刘相为了缓和和刘文辉,司家的关系,也就同意了。

    在刘文辉的大力支持下。司家负责修筑的道路进度非常的快。加上刘文辉还将一部分的犯人给安排去做最危险的工作。司家给工人的工钱也很高。

    所以原本很多人以为要好几年才能完成的修路的事情,居然在短短两年内就完成了。

    当然了,死伤的犯人也很多。可是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这些打家劫舍的土匪,恶徒,根本就没人认为这些人为了修路付出了性命有什么不对。

    而道路修通之后,的确给刘文辉和刘相都带来的巨大的好处。两人不仅可以收取过路费。还使得雅州到锦城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

    不仅带动了两地之间的贸易。就连沿途的地方也因为这条道路的翻修成功收益匪浅。

    尝到了好处的刘文辉就开始了野心勃勃的修路的计划。

    可是刘文辉的地盘很多都是丘陵深谷,修路的难度很大。

    尽管司家有着刘文辉充足的人力支持,但是进度依然很慢。

    而且工程需要的资金非常的多,这也是刘文辉急需寻找到来钱的渠道。司亮选择将新的罐头厂放到刘文辉的地盘,就是看中了雅州到锦城这段水泥路。

    因为和其他的地方一比较,刘文辉地盘上的道路的情况是最好的。

    所以在后续的两天的谈哦按当中,司亮让步很大。让刘文辉有充足的利润。

    毕竟司亮清楚一旦战争爆发,那司家的罐头厂势必会成为国民政府关注的重点。到时候有人想要从司家的手里抢夺罐头厂,司亮也不会奇怪。

    司亮的记忆当中可是清楚的记得在历史上,国民政府因为战场失利饿原因,将政府迁到山城之后,因为失去了江浙,魔都等重要的经济重镇,国民政府的那些高官就将主意打到了蜀地的士绅和民众的身上。

    但凡是能够赚钱的生意,这些穷疯了的官僚们都会想方设法的巧取豪夺过来。

    民众更是被接二连三的盘剥。

    不仅要从自己为数不多的粮食当中抽掉一部分支援抗战,还要忍受政府官员为了维持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的盘剥。

    而当时的蜀地的军阀大部分都已经带领军队离开蜀地,到最前线和东瀛人打仗去了。而国民政府也彻底的控制了整个蜀地的军政大权。

    戴雨农的特务机构更是在蜀地遍地开花,不断的替国民政府监督蜀地民众和士绅们的一举一动。又对国名政府这样横征暴敛看不过的,必定会被特务给暗杀,

    所以司亮现在和刘相等人的合作,都是借着米国洋行的名义。

    司亮可是清楚未来为了获得米国的援助,国民政府可是把米国政府当亲爹一样对待,根本就不敢得罪米国政府。

    司家的生意有米国洋行的股份,那些觊觎司家工厂的官僚们做事总会有所顾忌。

    开始的时候刘文辉见到实际上拿出来的合同范本,居然是和米国洋行的签订合作的事情。

    因为之前英国舰队制造的万县惨案,使得整个蜀地对于洋人的观感观都非常的不好。加上九一八事变,还有最近东瀛人搞出的华北自治的的事情使得刘文辉等将领对洋人更是有诸多的忌惮。

    见此司亮也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刘文辉和刘湘。并向两人保证这个洋行是司家的,只是挂了一个洋人的名义而已。

    再三确认,这个洋行的确是司家之后,刘文辉才和司亮签订了合作建立罐头厂文件。

    谈完合同的第二天,刘文辉一大早就急匆匆的从锦城离开,返回雅州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罐头厂建成。

    实在由不得刘文辉不心动啊。自从司亮给他看了自家在永州的罐头厂每个月的交易额之后,刘辉就真的眼馋。

    而且之前分析魔都的那些实业家不愿将工厂搬迁到蜀地来的原因的时候,其他的刘文辉都没注意,唯一听到的一点就是这样说的今年的这个大环境有利于发财。

    也就是说只要罐头厂能尽快建成,那那就是挖了一块金矿,等着钱自动到腰包里。

    想着筹集军费扩充军队的刘文辉,可不想在这些继续浪费时间。

    见到刘文辉和司亮合作之后,刘湘也眼馋了。

    虽然这一段时间从天津过来的工厂,陆陆续续都已经运送到了蜀地。

    有的工厂已经给刘湘带来了一份丰厚的税收。

    可是随着和常凯申和南京国民政府之间的对抗越来越激烈,开支非常的大。

    为了拉拢人心,刘相又放弃了鸦片生意,虽然不像刘文辉,邓锡侯等人陷入困境,军费一下就匮乏了。

    但是。刘相手中的资金也没有过去那样充裕了。做任何事情都开始精打细算了。

    现在司家家的罐头上这么一个好的生意,他当然也想插手。

    司亮当然也希望刘翔手里的实力能够更加的强,将来出蜀地作战当然也就伤亡小一些。

    所以见到刘湘眼馋的不行,

    司亮就提议让刘相帮忙收购忒矿山等矿产。司亮相信又刘相出面帮忙购买矿产,那可比司家自己派人去买要方便的多了。

    毕竟在整个蜀地能够不给刘相面子的人已经不存在了。就算是邓锡侯,杨森这两位和刘相不对付的军阀。都不敢和刘相翻脸。就算是心里恨得牙痒痒的,也要维持表面的和气。

    当然了,司亮觉得刘相还是忽略了他手里的两个宝贝。

    “你说你呀,手里抱着两个聚宝盆,却不知道去挖掘。”

    “你说说看。”刘相听到司亮这么说,也是来了兴趣。司亮不知道的是虽然这段时间他都躲在永州,忙着工厂的事情,但是他的名声在蜀地越来越响亮了。

    要是以前说起司家,大部分的人都会想到老太爷和太爷这来那个为司家的当家。可是这次司亮从天津和魔都拉来了不少的实业家到蜀地进行考察。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留在了蜀地,但是这些人在蜀地考察的这段时间。司亮的名字可是经常出现在这些人的口中。

    而且司亮在米国的生意并不是没有人知道,司亮虽然已经尽量的将司家藏在幕后,但是正是这样似是而非的消息反而让更多的人觉得司亮非常的神秘。加上有心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使得司亮财神爷的名声在蜀地一下就响亮了起来。

    现在财神爷开口了,刘相当然是想要听听财神爷话。

    “你的地盘万县不是蜀地最大的铜油集散地吗?这么一个好地方你居然没有利用起来。而且猪鬃的生意,你们刘家可是垄断了大半个蜀地的生意啊。”

    听到这话,刘相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要知道当初垄断猪鬃生意的可是司家,就是因为当初为了帮助刘相,司家的生意才受到了熊克武的打压,不得不放弃了猪鬃生意。

    会后刘相上台之后,司家原本是有机会重新成为猪鬃行当的龙头的。结果又被刘相给坑了一次。使得司家这次不仅猪鬃生意没有了就连其他的生意也被迫放弃。只能返回永州。

    可以说,刘相家族现在的猪鬃生意都是从司家手里抢过来的。

    这也就让刘相被司亮提到猪鬃生意的时候感觉到浑身不自在。

    见到刘相这幅浑身难受的模样。司亮翻了一个白眼。“好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当初接受我们家生意也不是你下的命令。”

    听到司亮只要说,刘相笑了起来。随后司亮一脸严肃的说道:“现在你们家要做的就是暂时将收到了猪鬃和桐油囤积起来,不要着急着卖。

    我估计几个月之后,了猪鬃和桐油的价格会翻倍的上涨,到时候你们就能赚钱。

    要是你们刘家其他的族人不愿意等,我建议你可以从他们手里将了猪鬃和桐油和桐油买下来。\"

    “你的意思是国际上局势会有变化?”

    作为军队的将领,刘湘当然清楚了猪鬃和桐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一般情况下价格是不会产生太大的波动的。

    除非发生战争,导致一些地方的了猪鬃和桐油的产地遭受到破坏,而市场的需求又很大,才会引来价格的波动,

    司亮听到刘相的话之后,一脸忧心忡忡的说道:“从我最近收到的消息来看,欧洲那边已经是一个火药桶,稍微有点火星就会发生爆炸。

    一旦欧洲爆发战争,势必会牵扯到欧洲的大部分的国家。洋人自顾不暇,没有其他国家牵制东瀛人,你说依照东瀛人野心勃勃的情况,会怎么做?”

    刘湘一想到这个情况,倒吸了一口凉气。

    虽然之前他已经和司亮两人交换了意见,也知道华夏和东瀛之间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刘相还是希望战争迟一点来临,

    毕竟多一点儿准备的时间和东营人开战,华夏就更有一点底气。

    可是现在从司亮的口中得知,留给华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刘香就开始急躁起来了。

    虽说刘相作为蜀地的军阀,不想将蜀地的军政大权交给南京国民政府,为此和常凯申,南京国民政府在暗中斗来斗去。

    可是他终究是一个有着民族气节的军人。

    不然当初也干不出暗中支持蜀地的民众打砸了东瀛人在锦城的领事馆。

    要知道东亚人呢可是自大惯了,要是没有刘相派军队压阵,很难说东瀛人的士兵敢不敢对冲击领事馆的民众开枪。

    要知道按照南京国民政府面对洋人的一贯态度。就算是东瀛人开枪打伤了蜀地的民众。大概也不会指责东瀛人做事不对。反而会将责任推到蜀地的民众身上。

    而刘相能够做出派遣军队压阵。比只能跪着的国民政府就要强的多,

    之后的几年,面对东瀛人的的施压,刘相也一直都没有松口,答应东瀛人重新恢复。锦城的领事馆。

    这也是司亮回国之后第一时间找到刘相和他合作的原因,毕竟刘相的膝盖还是硬的。

    刘相知道自己要调整自己的计划了。

    于是他便要求司亮帮忙从司家的工厂派遣一些工程师到他的兵工工厂,帮忙指导一下仿制武器的事情。

    对于司亮买回来的M2型重机枪,刘相也是非常的眼馋。

    所以。武器运回来之后,刘相就开始让自己手底下的兵工厂进行。房子。

    虽然有着司亮提供的详细的图纸,但是毕竟华夏的工业基础太弱了,很多零部件只能用手工锻造。

    这样就大大的拖延了仿制武器的进程。

    刘相之前听司亮提了一嘴,他们家工厂已经将M2型重机枪仿制完成,而且产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在司亮来锦城之前,刘湘就已经做好了打算,想请司亮从司家工厂派人去指导一下他兵工厂的工人们。或者是帮忙改造一下生产线,使得武器生产的效率能够提高。

    现在从司亮口中得知了欧洲的情况之后。刘相就有了新的计划,他想让司亮帮忙生产一部分武器。

    因为刘相清楚,一旦战争真的爆发之后,他肯定会率领军队出蜀地作战,那现在还在他手里的那这些兵工厂到时候就不是他能够说了算的。

    国民政府势必会将这些兵工厂掌控在手里。

    可是他们这些离开家乡出去作战了的军队,也必须有自己武器的稳定来源渠道才行。

    而之前罐头厂的事情就给刘相提了一个醒。按照他对司亮的了解,司家在永州的工厂,司亮应该也是借用了米国洋行的外壳。

    所以他想从现在开始就将他所在的府系的军队的武器交给适量的工厂来生产。也算是为将来出手作战,留一条后路。

    司亮当然清楚蜀地的军队被国民政府坑的有多惨,所以对刘相的提议直接就答应了。

    当然了,司亮还是要求刘相能够提供原材料,毕竟司家虽然已经尽量的从其他军阀手里购买原材料,但是原材料依然供应不上。

    对于这个要求,刘想当然是非常爽快的就答应了。

    之后司亮又在锦城多呆了几天,和这些天一宫藏到蜀地的实业家们见了面,

    帮着他们处理了一些遇到的问题。又再次返回了永州,

    回到永州之后,司亮又一头钻进工厂。不断的要加快工厂生产的节奏。

    等到适量再次被刘湘召唤到菁纯的时候,已经是8月底了。

    在这期间,刘湘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矛盾日益的尖锐,矛盾也逐渐摆在了台面之上。康泽和戴雨农的特务组织更是堂而皇之的拉拢蜀地其他的军阀。

    而作为与刘湘有私仇的康泽更是为策反刘湘麾下了王陵基,唐式遵王赞绪,范绍震等将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与具体措施。

    甚至康泽在公开场合把刘湘叫做土皇帝,在南京政府内部也是大力号召要打倒刘湘这个土皇帝。

    同样,因为刘相暗中联络反对常凯申的势力,让常凯申对于刘湘也异常的不满。

    但是为了稳定蜀地的局势,常凯申还是做出了安抚刘相的举动。

    在7月份的时候授予了刘湘国民**军4010周年纪念章纪念勋章,13日的时候又任命为刘湘为国防会议委员。

    可是面对常凯申不断加重筹码的信任和重用,刘相反而更加的警惕了。

    果然在8月初的时候来,南京国名政府根本就没有通知刘相等人就在在会议上通过蜀地发行建设公债3,000万元,使刘湘大有财政被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感受。

    可是这些对于刘湘来说都不算什么,但是恰好在这个时候,东瀛的外务省向南京政府提出了想要恢复九一八事变之后被锦城的民众砸毁了领事馆,而南京政府居然同意了。

    这就大大的刺激了刘湘。

    要知道刘相可是知道东瀛人居心不良的。想要借着恢复领事馆,在锦城设立秘密情报网,收集整个蜀地,甚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军事情报。

    当初驱逐东瀛领事馆,就是斩断了东瀛人伸进西南地区的臂膀,结果明知道两个国家质检迟早要爆发战争,可是南京国名政府还是这么短视的就答应了东瀛人的要求。就为了缓和和东瀛的关系。

    所以刘相立即发电报给国民政府政府坚决反对东瀛人的领事馆在锦城重新建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