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异世界之重造帝国 > 第42章:蜀南巨变(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了锦城的前车之鉴,崇州郡和乐山郡的事就好处理多了。

    还没等凌峰下达最后通牒,两郡的袍哥老大们就主动请缨解散了袍哥组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命要紧。

    对于两地袍哥的识趣之举,凌峰果然没有再追究他们的过往,并且允许他们同样可以参与锦城工业园的建设。

    需要贷款开厂的给予减息补贴,用合理的价格回购他们家中的土地,促使他们平稳地过渡到工商业中来。

    由于他们手中掌握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在省府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很快就站稳了脚跟,谋得了新的发展,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凌峰的治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初具规模的阶级——资产阶级。

    有时候观念的转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逐渐适应了凌峰的模式,日子过个比以前更好了。

    军政府的治下,只要按章纳税,遵守法规,他们庞大的财富即使暴露在阳光下也不用担心被人巧取豪夺。

    在强大的81军保护下,大家都可以安心的投资赚钱,蜀地迎来了难得的高速发展机遇。

    而土地问题得到解决后,大量之前没有任何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农民与集体农场签订了5年期的租种合同,生存问题得到了解决。

    家庭有富余劳动力的,进入到大大小小的工厂,拿到或多或少的工钱后用来购买生产、生活物品。

    逐渐增长的内需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凌峰治下七郡逐渐进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高速发展中,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这在战乱不休,朝不保夕的大楚绝对是让无数人向往的安乐之地。

    蜀地的繁荣让外来的苍鹰国资本看到了前景,也收获了利益,越来越多的外来资本进入到蜀中七郡。

    工业区的建设肉眼可见地在推进,这让其他各郡的资本逐渐眼红起来。

    可惜他们无法抽出资本到蜀中七郡来,其他几家军阀将治下的大户看的死死的。

    这可是他们口中的肥猪,随时宰来补充能量的,怎么会让他们跑出手掌心?

    为了应对军政府的军事压力,蜀省其他几个军阀大肆扩充军队,质量不行就用数量来凑。

    扩充军队是需要大量的金钱的,这些钱从哪里来?

    东倭国的钱也不是那么好借的,蜀省的形势已经明朗,谁也改变不了凌峰一统蜀省的大势。

    这个时候把钱投入到毫无希望的蜀南或者蜀西,那跟打水漂没什么区别。

    蜀南、蜀西离凌峰的蜀中七郡太近了,朝发西至,根本没有战略空间,一旦凌峰决定动手,也就是几天的事。

    国外势力的装备和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为了这个再得罪凌峰,划不来,锦城工业区的开发他们也想分一杯羹呢。

    所以蜀南、蜀西不可能再从东倭国拿到免费的装备。

    要装备可以,拿钱来买。

    李文辉和龙森为了凑齐买装备的钱,几乎是刮地三尺了。

    治下百姓食不果腹,而富户、袍哥、世家和商人也不断地被割韭菜,已经到了忍受的极限了。

    只是苦于枪杆子掌握在别人手中,只能忍气吞声求生。

    李文辉自从败回到蜀南后性情大变,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尝过权力滋味的人再让他们放弃权利那比杀了他们还要难。

    这是古往今来枭雄的通病,李文辉是典型的枭雄,也就无法跳出权力这个梏桎了。

    李阀在成为军阀前是蜀省有名的世家,祖上是陇右李家的一支,真正的五姓七望之一。

    就算是李家的旁支也是底蕴深厚,大楚立国之初就跟随武帝入蜀地,逐渐在蜀地扎下根基,几百年诗书传家,慢慢积淀成为了蜀地有名的世家。

    在这之前,李家很少涉足政坛,祖上最多也就做过一县之长,对权力没有过多的迷恋。

    一直到李文辉这一代,做到了资阳郡太守的高位,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大楚的动乱为他的野心滋长提供了土壤,“王侯将相宁为种乎”,当大楚内乱一起,身为一郡之长的李文辉掌握了一定的兵权,加上李家庞大的资金支持,李文辉很快就武装起一支可以搅动蜀地风云的强大军队。

    大楚动乱这几年,李文辉南征北战,吞并弱小,逐渐控制了蜀南三郡之地,成为蜀省五大军阀之一。

    李文辉的心里同样拥有吞并整个蜀省进而争雄天下的野心,他的经历几乎是大楚境内大大小小军阀的缩影。

    一直到凌峰横空出世,两年之前还只占有一县之地,靠依附吕阀才能生存的凌阀,上一代家主凌宇轩资质平庸,一直窝居广都小城艰难求生。

    没曾想,到了凌峰这一代仿佛天选之子,犹如当年武帝再世。

    灭吕湘、平马颂尧,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占有了蜀东、蜀中七郡之地。

    蜀省精华尽入其手,而李阀依然是偏居蜀南一隅,前两次有凌峰参与的混战,李文辉损兵折将,实力折损大半。

    虽然地盘还没有减少,但与如日中天的凌峰相比已经无法望其项背了。

    李文辉的心里已经有了随时失去蜀南三郡的恐惧了,权力这个东西一旦拿起容易,放下难,他不甘心像马家一样失去权力,跌落尘埃,所以他要大肆扩军,只有军队才能让他稍稍安心。

    李阀的主力原来有三个师,几场败仗打下来只剩下一个多师的兵力,这点人马根本无法守住蜀南三郡。

    退回蜀南后,趁着凌峰忙于整合新得的蜀中三郡,李文辉在蜀南疯狂扩军,没有钱就加税,刮地三尺,蜀南的税已经收到共和十年了。

    治下的那些个富户世家乃至袍哥老大都成了他予取予求的肥猪,只要需要了就宰几只。

    他也开始学着凌峰抄家、剃头,短短不到半年就抄了几个大户的家,灭了几个世家的门,所得钱财全部充做军费。

    治下袍哥武装更是被他强行补入军中,敢于反抗的坟头都长草了。

    短短几个月,不仅恢复了原来的三个师的兵力,还新编了一个64师以及几个守备团,凑齐了5万大军,装备大部分都是找东倭国买来的高价二手武器。

    完成扩军后的李文辉,心里终于有了一点点与凌峰争雄的底气。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世家、大族都朝不保夕,民众食不果腹的时候,反抗也就要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