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被退亲后我嫁给了当朝大佬 > 第230章 张氏早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红梅说着的时候虽然语气平淡,面上也没什么大的表情变化。但是从钱夫人辰时就到了,而她午时过后,等林诗茵都吃饱了饭了才跟她说这事就可以看出她非常的不喜欢钱夫人。

    其实,说不喜欢钱夫人也不恰当,最主要的是她们现在已经大概猜到昨晚封寒笙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而昨天下午封寒笙是派了人回家说晚上要去钱先生那里的。

    所以,哪还有不明白的?

    不就是钱先生给她们家爷送美人嘛,而且送了美人还不够,还要下药?

    背地里,红梅和芍药都狠狠的吐槽,“这钱先生一脸正经的样子,还真看不出有做老鸨的念想啊!”

    红梅在钱先生和穆先生一家刚来的时候,是有去那边照顾过的,再一联想钱先生后院的莺莺燕燕和年岁差不了几个月的那群庶出子女们,只觉得替钱夫人气的要命!

    但是,再同情钱夫人,如今她的丈夫算计上了自家主子……

    林诗茵听了红梅的话,端着茶盏漱口的动作一顿,过了会,才无奈的看了眼红梅,道:“既然钱夫人已经等了许久,便请她去偏厅稍后,我换身衣服再去见她。”

    你要问林诗茵生不生气?

    已经气炸了好嘛!

    封寒笙家世好,能力也出众,最关键的是与林诗茵情投意合。两人成婚快一年了,还每天都抱着睡在一起,大夏天的林诗茵不嫌弃封寒笙身上的热气,大冬天的封寒笙会将手掌搓热给她暖肚子、暖小脚。

    林诗茵和封寒笙的相处,比之张氏和林二老爷的相敬如宾还要更亲近一些,而封寒笙的种种举动让林诗茵心里的占有欲扩大。

    在她眼里,这是她一个人的相公!

    如今,一个外人捡了不知道香还是臭的东西,就想贴在她的夫君身上,这让林诗茵如何能接受的了。

    钱夫人一大早过来,要说什么都不需要动脑子想的。如果辰时那会丫鬟就来禀报,那林诗茵她肯定是直接不见客的,只是这会已经让钱夫人等了许久了,倒是不好不见了。

    钱夫人也知道自己被冷落了,但是却不敢抱怨,毕竟她相公这事做的太缺德也太没心眼了。

    林诗茵既然来见她了,自然不会再冷言冷语。看着她让丫鬟送上来的礼物,轻轻的皱了一下眉,说:“钱夫人,这些东西也太贵重了,不必如此。”

    眼见她还要继续说话,林诗茵抿了下唇,又道:“男人们的事情我向来是管不了的,咱们女人难得聚一聚,就聊些女孩子的话题。”

    说着,她还看向了红梅,“红梅,你去把大小姐请过来,咱们一起说说话,聚一聚。”

    钱夫人心中叹息,却明白了林诗茵的意思,便顺着她的话说起来了。

    晚些时候,封寒笙回来了,林诗茵将白日钱夫人来找他的事情说与他听,封寒笙帮她剥桔子的手顿了顿,表情不是很好的说:“他们过些日子就会离开台州,以后也不必来往了。”

    他这样的态度,林诗茵并不觉得奇怪。任谁被算计成这样,都要恼火。

    只是,封寒笙的下一句话吸引了她的注意,“我查到,那个钱先生找来的女子,是陶家家主的庶妹的庶女。”

    念起来有些绕口,但是却让人瞬间就反应过来了,“这是想在你身边安插人呢,还是想给你吹枕边风呢?”林诗茵小手撑着下巴,不解的问。

    封寒笙皱了下眉头,“再过不久,该竞拍盐引了,这几个豪绅家族表面上关系好,实际上都想压对方一头,想用这种手段拉拢我也不稀奇。”

    “不过,陶家是做粮油生意,之前天灾的时候,我强压着台州的粮油价格,不让上涨的太厉害,陶家等做粮油生意的人家因此少赚上太多钱……”

    林诗茵点点头,小手覆上他的,“总之,咱们都防着点就是了。”

    封寒笙反手跟她十指相扣,轻轻的捏了捏她的指尖,有些失望的说:“只是没想到,钱先生这么沉不住气,也没有担当。”

    ……

    十月初的时候,钱先生一家离开了台州,说是回老家过年去了。

    谁都没提过他们过完年还会不会回来这样的事情,但是彼此心照不宣。

    十月份,台州的蜜桔大批量上市。

    不得不说,台州蜜桔的模样和口感当真是一绝,金黄色的外皮,看着就漂亮,里面的桔子瓣很容易剥开,水分充足又带着十足果香的香甜气息,空口吃上五六个也不腻。

    相对的,封寒笙就有些难过了。

    接近年尾了,按照往年的习惯,进行考功的官员要岁考了。自打封寒笙来了,被敲打的不敢再乱管事的王通判也着急起来,便是跟封寒笙一起忙活盐引的事情。

    想要盐引的家族太多,封寒笙只看着那竞拍的价格便知道了往年的猫腻,但是往年不归他管,只要管好这一任便是,也因此忙碌的很。

    又一日放班归家,天色已经黑透了。

    封寒笙带着王有根和另一名护卫踏进家门。一进门,就看到因为秋天到了而开始落叶的树上扎满了绸缎缠成的花,在亮如白昼的灯笼的照映下五颜六色的看着好看极了。

    他惊起了一下,将今日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然后不解的问迎出来的小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吗?”

    小厮很兴奋,“爷,今天不是节日,但是夫人今天心情很好,特地让小的们绑上这些假花。”

    主院的林诗茵此时正在封乐兰的指导下绣花。

    宝石蓝的料子,上面用大红色的丝线绣出牡丹富贵的图样来,看着有些老气、俗气,但是给老人家做抹额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封寒笙进来后,林诗茵只抬头看了他一眼,说:“夫君,你回来啦。”

    “夫君”这两个字从林诗茵嘴里唤出来,让封寒笙心中触动,林诗茵已经好些日子没这么亲密的叫他了。

    愉快的点点头,奉上回府时在玉楼买来的一对白玉籽料的贵妃镯,镯子通体莹白通透,玉质油润,密度上佳,戴在林诗茵手上显得她手腕纤细,更加好看了。

    自封寒笙被钱先生算计之后,这些日子他都牟足了劲的在讨林诗茵的欢心,努力的争取回主卧睡的权利。

    封乐兰乐的在旁边看乐子,不时的还能收到亲哥送来的请她帮忙求情的礼物,小日子过得富有极了。

    不多时,晚膳摆上了桌。

    天气渐冷,但是海鲜依旧肥美,封寒笙先是帮林诗茵盛了一碗佛跳墙给她喝,然后把那盘子红烧大虾移到面前,开始扒虾壳。

    林诗茵这个甩手掌柜被伺候的,恃宠而骄极了,边吃着嘴里的看着碗里的边娇里娇气的嫌弃道:“夫君,这只大虾的尾巴又断了,你自己吃吧;夫君,这只螃蟹腿剥的不完整,虾膏还在里面呢;夫君……”

    封寒笙非常好脾气的伺候着林诗茵,指哪打哪。

    封乐兰摇了摇头,看中了最中间的那只张牙舞爪的大螃蟹,光是蟹腿就有她半个手臂长,等绿翘帮她开了两个蟹腿吃了后,直接就饱了。

    餐桌上,封寒笙对林诗茵照顾的无微不至,但等到晚上后,他开始享用自己的大餐,在林诗茵脖子和身上留下了无数的痕迹,让她眼泪都淌湿了脸颊。

    ……

    十一月初的时候,知州府过冬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府上的下人们人均两套过冬的衣服,还有足量的木炭等取暖的东西。就连桔子山和茶山,林诗茵都让人给送上了足额的碳,保证让他们冬天不至于冻着。

    忙活完了家中事物,林诗茵想起育养院的那些百姓们,准备带上一些取暖的木炭、火炉,保暖的棉衣棉裤还有饱腹的吃食,前往育养院看一看。

    封乐兰得知她要去育养院之后,也凑热闹的闹着要跟去。

    林诗茵挨不过她的缠磨,且想着带她过去看看也好,多少了解一下百姓们的生活,便挑了一个天气还不错的上午,带她一起去了。

    育养院占地很大,但是周围却空旷旷的没什么人家,杂草遍地。远远的能看见已经斑驳的墙面和破败的房檐。

    下了马车,还不等她们走近,就有听到动静的孩子跑到大门口。

    育养院的大门也年久失修,上面的漆都褪色了,推开大门时能听到老旧的“咔嚓”声。

    封乐兰看的有些不忍,扒拉着自己的小金库,问:“官府都不管修缮育养院的吗?嫂子,我那还有些银钱,不如帮他们稍微修缮一下吧。”

    林诗茵捏了捏她的手,没回应她。

    走在她们身后的二翠见状出声道:“小姐,您看这宅子破败了。实际上,已经比村镇很多房屋好太多了。而且,前次夫人过来,特地命人修补了屋顶,如今也就外面看着残破,住起来还是遮风挡雨的。”

    林诗茵点了点头,“最重要的是,天灾之后,来到育养院的孩子们增多了很多。官府拨出来的钱款,主要要用于他们的生活上。”

    封乐兰有些失落的点点头,“我明白了。”

    就在这时,刚才听到动静的孩子又跑了回去。然后,穿着褐色衣裳的盼娘走了出来,看到她们有些惊喜的说:“知州夫人,小姐,你们来了。”

    她这些日子都在育养院帮忙,也做不了太多,就是教导一些年纪稍大的孩子读书明理,教授一些年轻的姑娘缝补衣服和刺绣,争取让他们以后离开育养院,也能凭借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林诗茵被她迎了进来,就看到院子里站满了孩子,有些脸上脏兮兮的,衣服上布满了补丁,有的上面还沾着泥土。

    赵盼娘笑了下,对林诗茵和封乐兰说:“这些孩子大多因为天灾失去了父母亲人,无人照顾,只能来到育养院。他们特别懂事,每日结伴去城外捡柴,努力为过冬做准备。”

    林诗茵注意到那些孩子看向他们带来的物资的目光,垂了垂眸,示意拿着他们的下人们,将东西送到厨房。

    林诗茵和封乐兰在育养院没有停留太久,只稍稍说了些话,确定房子现在能遮风挡雨之后,就离开了。

    离开前,赵盼娘很不好意思的跟她要了几个之前陈大夫人送过来的人。这些人林诗茵都没什么印象,似乎是那种比较沉默寡言、专注干活的下人,她索性回府后连着卖身契一并送到了赵盼娘这里。

    晚上的天越来越冷,屋子里生了炭盆,被窝里还放着两个热乎乎的汤婆子,林诗茵躺在封寒笙的怀里,毫不客气地把自己的小脚搭在了封寒笙的小腿上,不时的踩两下。

    封寒笙大手放在林诗茵的小肚子让给她暖肚子,不时的低头在她白嫩嫩的脸颊上亲一口。

    林诗茵被他低头时掉下来的头发弄的耳边痒痒的,就着这个姿势在他怀里翻了个身,然后说:“这时候,外祖父和外祖母他们应该跟着护卫们返程了吧。”

    来台州的第一年,父母亲人都不在身边,林诗茵深感除夕夜只有三个主子守岁实在是太过冷清了。而大姑一家在越州,离得虽然没有京都那么远,但是过年的时候也要在夫家忙活的。

    只有张老爷子和张老夫人两个人只有她母亲张氏一个孩子,孤零零的,最适合跟他们作伴了!

    一开始,林诗茵做好了送给外祖母的抹额和送给外祖父的扇套之后,是想要亲自去杭州接他们过来的。但是那时候台州突然下了一场雨,紧接着就冷了起来。

    恰逢这时候来了月事的林诗茵疼的死去活来,每天喝着洪嬷嬷留下的药膳方子,晚上手脚并用的缠着封寒笙给她暖小肚子。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能再出发去杭州了。

    于是,闲了一些日子的护卫们被封寒笙派了出去,带着林诗茵准备的礼物和亲手写的书信出发了。

    封寒笙点点头,“顺利的话,不到下个月中旬就过来了。”

    林诗茵满足的笑了一下,小脑袋蹭蹭他的,“桔子林的走地鸡好些都能吃了,等回头让杨树他们多送些回来。大哥也不知道哪里寻来的两只活羊千里迢迢的送了过来,一点膻腥味都没有,最适合涮锅子吃了……”

    林诗茵絮絮叨叨的说了许久的话,封寒笙揉着她的小肚子,眉眼柔和的看着她,听着她说这些家事。

    林诗茵本来都有点困了,结果说完了这些吃的之后,突然觉得自己竟然有些饿了,便在被窝里伸了个懒腰,“春困秋乏,冬日容易饿,咱们再吃个宵夜吧。”

    说着,她扶着封寒笙的肩膀直起身子,“就吃晚上烤的鸡,鸡腿又大又香,也不知道厨娘怎么做的,当真好吃。”

    这会距离他们吃完晚饭才半个时辰不到,林诗茵这些日子容易冷,吃完饭,他就被她拽上床当人肉汤婆子了。这时听到林诗茵这么说,封寒笙点点头,“你可以吃半个。”

    说完,他小心的掖了掖被角,自己下床去给林诗茵张罗吃的去了。

    林诗茵躺在封寒笙一离开,就少了一半热气的被窝里,看着头上水红色的床帐,琢磨着:“也不知道那些年礼现在到没到京都,如果大雪封路就麻烦了。而且,母亲这些日子也要生了吧,也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

    ……

    京都,辅国大将军府。

    林诗茵准备好了两份年礼一起送到京都,马车是同一时间抵达的,然后分别往两个府上走去。

    安氏在十月底的时候又诊出喜脉了,大概是九月初怀上的。因为膝下有个哥儿,对这个孩子是男是女倒是不那么紧张,因此这些日子吃的好睡的好,气色养的相当的好。

    年前忙碌,等知道在台州的小叔子和妯娌把年礼送过来了,才反应过来,“也是时候了,不过这年礼到的还挺早。”

    足足两辆马车的东西,囊括了吃用穿三个方面,安氏自然是不会自己去看小叔子都送了什么过来的,只是招呼嬷嬷和丫鬟们去将东西入库,等晚上的时候抽空问了一嘴。

    她的陪嫁嬷嬷露出了一个有些微妙的表情,迟疑的说:“二爷和二夫人让人送了些腌渍的蜜桔和杨梅,还有些上等的台州茶叶,苏杭的料子,都是捡了好的送过来的。”

    安氏满意的点点头,又问,“还有呢?”

    嬷嬷咽了下口水,“还有大半个马车的活鸡。”

    安氏直接被震惊了,连忙摆手,“这种活鸡竟然放在马车上送过来?而且这天寒地冻的竟然没给养死?”

    她脸上露出了一个很嫌弃的表情,“这肯定是林氏的手笔,除了她也没人能干出来了。”

    嬷嬷点了点头,安氏叹了口气,“前两天爷让我给台州送年礼的时候,还特意叮嘱我让我多送些女人家养身体的补品。也不知道林氏的身子骨到底亏成了什么样子,这都快一年了,也没个喜讯传来,而且二弟后院就她一个,当初我就说了她不行的。”

    这话嬷嬷可不敢接,而安氏也就说了这么一嘴。说起来,她自从前些日子被娘家点拨了之后,还觉得林诗茵生不出来才好呢,她手持圣旨嫁进来,无论如何都不能合离休妻,而以封寒笙对她的看重,短期内后宅是不会有别的女人了。

    这样的话,她的大儿子一日日长大,在小叔没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不就能及时的得到他小叔手里的大部分的人脉和资源嘛。

    …

    同一时间,林诗茵送的年礼也运到林府了,但是林府上下却忙的团团转,根本顾不得管这几个马车的年礼。

    张氏发动了,这一突发情况让整个府都忙乱起来,老太君更是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从慈安院出来,来到白墨院院门前守着。

    红豆和绿豆急的眼睛通红,眼泪在眼中打转,脚下却忙的很有章法,去厨房取热汤、请府医,烧热水,这一系列事情忙的急而不乱。

    门前,小孩子的哭声震天响,奶嬷嬷不断小声安慰着,里屋时不时的响起女人的痛呼声,种种声音杂糅在一起,让老太君听的脑袋都要炸开了。

    突然,她抬起头来瞪了正在哭泣的小女孩一眼,“不要哭了!”

    奶嬷嬷慌忙的跪下,手里还稳稳的拍着小女孩,而小女孩哭的更大声了。

    “将她带下去照顾。”老太君挥了挥手,奶嬷嬷听命抱着孩子离开,白墨院瞬间清净了下来。稳婆和府医也都已经到了,把脉之后,府医开完药方子也搬了个椅子在院子里作镇。

    屋子里时不时的闷哼声提醒着众人张氏还活着,老太君看了眼表情凝重的府医一眼,问道:“二夫人这次生产可是凶险?”

    府医点了点头,“二夫人这胎刚刚八个月,还不到生产的时候,而且这次是受到了巨大的惊吓,一下子就见红了。老朽,老朽也说不好。”

    正说着,他的药童带着药箱脚步急切的跑过来,气喘吁吁的说:“师父,我把百年野山参带过来了。”

    老大夫的表情稍微松动了一点,点点头,从中拿出两片递给了老太君身边的素心,“拿去给二夫人含着吧,至于怎么样,只能听天由命了。”

    老太君脸色也难看起来。

    说起来,张氏这胎怀了之后一直以来都养的还算不错,再加上有林诗茵从台州送过来的腌渍杨梅和腌渍的蜜桔开胃,怀孕后期如果不是要控制饮食一天都不知道能吃进去多少呢。

    哪怕后来府医和外面请来的大夫都觉得张氏怀着的是个女儿,但是张氏这把年纪,膝下儿女都有了,也就并不在意是不是男孩了,反而心中有了期待。

    这些日子让下人们做的都是女孩子的衣服,就连上等的绸缎都收集了不少,只等着女儿生出来之后慢慢打扮她,跟当初怀林诗茵的心情是一样的。

    府里上下都看好的情况下,本来以为这孩子会生在腊月或者过年前后,但是没想到却遇上了意外。

    当初花姨娘算计了林诗茵,人是关起来了,但是她生下的女儿却送到了张氏这里养着。

    张氏对庶出子女没什么敌意,反而想着好好养到大说不得也是她儿女们的助力,便一直放在白墨院照顾着。

    而今日,她从弟妹钱氏那里回院子,那孩子却突然冲出来抱住了张氏的腿。乍然被抱住,张氏身体没稳住,直接摔进了门槛里,然后就见红了。

    终于,林二老爷得知消息了匆匆赶回来,在白墨院的门口听到了老大夫的话,当即表情有点绷不住了。

    院子里忙的不行,一盆一盆血水被端出来,一片片参片被送进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坐镇在白墨院的主子们和大夫的脸色愈发的难看。

    直到夜已经深了,张氏才挣命生下个猫儿似的孩子。

    早产的孩子身子红彤彤的,叫声也像猫叫一样虚弱的很。

    等确认了张氏身子只是脱力了,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之后,林府的主子们才有空处理林诗茵让人送来的年礼,和导致张氏早产的罪魁祸首。

    花姨娘生下了的女儿还不到三岁,路还走不稳的年纪,一般来说都会由奶娘带着住在旁边的院子里,等闲不会来到白墨院来,这次突然跑出来,绝对有奶娘的责任在。

    不过,她到底是个小孩子,谁都不会把不好的事情往她身上想。因此,最后张氏只打算着紧一紧院子里的规矩,再将这个孩子送走,也就罢了。

    只不过,经此一事林二老爷对妻子更加上心了许多。而四房的院子里,归家不到一年的二小姐失手打翻了屋子里的花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