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极品小农夫 > 第051章 进行产业结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场大雨整整下了四天,等到被泥石流堵塞的路段清理出来张广顺他们进入梅山村已经是一周后的事情。

    “萧鹏,杨猛,你们没事吧?”张广顺着急问道:“泥石流刚一封路镇上就组织力量进行清路,但是这次泥石流破坏有点儿大这路又太狭窄不便清理。这清理了三天才清理出来。”

    萧鹏指着湖边道:“泥鳅没事,猛子,你带着老周他们去抓泥鳅去!”

    张广顺脸色可不好看:“你以为我们着急过来就是为了泥鳅?你不知道你们电话打不通后我们多担心,你们比泥鳅重要的多!”

    杨猛看着周围的老周等人道:“老周,现在下面的客商都等急了吧?”

    老周点头:“是啊,他们比我们还积极!恨不得直接把路给挖通!”

    杨猛道:“走,跟我去装泥鳅去。今天玩了命的装,我们这一星期没进账今天好好找补回来!”

    他说完带着其余人离开,只留下萧鹏和张广顺两人留在屋里。

    沉默了片刻萧鹏开腔道:“张镇长,我觉得这样不行。”

    “什么意思?”张广顺道。

    萧鹏道:“我现在算是理解这‘要致富先修路’是什么意思了……我在想,要给这里修路!”

    “啥玩意?”张广顺听后一惊:“萧鹏,你没有搞错吧?你说要给这里修路?你现在搞个千亩水田生产基地的投资也比修路要小很多也方便很多,如果这里好修路我们早就修路了还用的着把梅山村搬出去?而且这还不光是投资的问题。我和周县长想尽办法把这里搞成保护区你就要在这里修路?在这里修路那意味着要开山爆破破坏环境!这对保护区是不可能的事情。”

    萧鹏听后那叫一个失望,结果张广顺压低声音道:“不过有个好消息可以告诉你。”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萧鹏不解。

    张广顺道:“你这里遭遇泥石流的事情周县长已经知道了,考虑到护林员的居住环境和安全以及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所以他邀请了鲁南地质中心的专家过来看了一下,最后得出结论是:这条路可以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宽。双向两车道是不可能的,但是一辆中型皮卡车进入还是没什么问题。路上倒是可以设置几个错车点只要不着急倒也能大大的缓解这里的交通问题。”

    萧鹏:“……张镇长,你在拿我寻开心吗?这不是能修路吗?”

    张广顺干咳两声道:“但是这个事情在县里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毕竟现在不管是县里还是镇上的经费都是很紧张的。我们没有多余的经费。”

    萧鹏直接道:“那你就告诉我需要多少钱吧。”

    “人工外加材料大概需要六百万!”张广顺道。

    “多少?”萧鹏听后惊呼起来:“不是只是扩建不是修建新路吗?”

    张广顺道:“是扩建,但是路面及两边都要加固,而且这里道路狭窄很多重型机械无法进入进一步增加了成本。这还是建筑八局经过测量计算后给的成本价。”

    萧鹏托腮考虑一下:“建筑八局啊……那我希望他们帮我做点儿另外的事情不知道多少钱。”

    “另外的事情?什么事?”张广顺问道。

    萧鹏指着村子道:“我打算在村子里建设光伏发电区和鱼排。”

    “光伏发电区和鱼排?”张广顺听后一愣:“在这里?是不是地方不够大啊!起码修建鱼塘是不够的。”

    在现在光伏发电和鱼类养殖养殖同时进行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很多鱼类养殖户都是这么做的。

    我国目前大力发展新能源,最主流的就是风能和太阳能。

    光伏发电就是太阳能,也就是用光伏板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关于光伏发电技术我国堪称是独步天下。

    不过光伏板发电也有一定的问题,首先肯定是需要阳光,除此之外需要场地:一块两块的光伏板是没什么用的,需要大量的光伏板摆放在一起才能产生足够的电能。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光伏板表面需要按时清理经常冲洗保持清洁,这样才能有效的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按理说这些条件属于光伏发电的缺点,但是我国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而采用的办法就是把光伏发电和养殖业挂钩。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光伏羊’就是个好例子:光伏板需要用水冲刷,这就导致光伏板周围植物很茂盛这反而遮挡了阳光又影响了光伏板发电。而人们选择在这样的光伏发电区养羊,那些羊即解决了杂草问题提高了光伏板发电量,杂草又养活了那些羊提高了经济效益。

    传统的养殖业和新型的新能源产业就可以这样完美结合在一起。

    而另外一种常见的两者结合的方式就是把光伏产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在一起。

    很多水产养殖户都会在鱼塘上方安装光伏板,这样就可以一边养鱼一边发电,水塘里的水可以直接清洁光伏板,然后把生产的电输入电网卖钱来提高收入。

    作为一个农科专业乡镇领导张广顺自然知道鱼塘和光伏结合的方式,他们镇上的锦鲤养殖大户老姜就是采用的这种养殖和光伏产业结合的生产模式。

    但是这种生产模式也有个问题,就是需要一片很大的地方。

    地方小了光伏板发电量不够多无法创造经济效益。

    而梅山村位于山谷里,虽然阳光比较充沛但是在附近的平地并不多而且大片都是山岩地形。

    修建鱼塘需要大片的平地,在这里想要修建大片鱼塘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结果萧鹏却道:“我不需要太多的光伏板,这里只有我一户人,所以百八十片光伏板就够了,鱼塘我也不需要太大的。六亩地的鱼塘也就够。这里就几个人,多了我也养不过来。”

    张广顺愣了一下:“六亩地的鱼塘?这么小你能干什么儿?养金鱼?”

    萧鹏听后笑了起来,他坐到电脑旁边随便打了几下后道:“我想建三个这样的鱼塘就行。”

    张广顺看后更糊涂了:萧鹏就是画了一个长方形。长六十米,宽二十二米。里面每隔五米有一个水泥间隔。

    这样的小鱼塘在这里倒是能修起来,但是这么小的鱼塘能养什么?

    看着他不解的眼神,萧鹏拍了拍张广顺的肩膀道:“张镇长,我是想做一个实验,如果这个实验成功……我就这么说吧,到时候你把我的办法普及到镇上,我能让咱们镇的财政起码翻一倍!到时候你能爬多高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什么?”这下玩轮到张广顺惊呼起来:“萧鹏,你到底要做什么?”

    萧鹏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单纯的学一下咱们的老祖宗,现在说是各方各面都是科技进步,但是我可以这么说,起码在养鱼方面我们比老祖宗差得远。单纯养鱼的技术我们比老祖宗落后得多。”

    “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