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极品小农夫 > 第157章 我最烦的就是吹牛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鹏、杨猛和王世凯来到了一家烧烤店,这里店面很简单不过生意还不错。

    王世凯坐下后不解问道:“萧鹏,你怎么知道这家店的。”

    萧鹏解释道:“我小时候第一次来鲁南市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在这里。不怕你笑话,小时候我在这里吃的时候惊为天人: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不过前段时间再来吃的时候就觉得挺一般的。我开始还以为是这里偷工减料没有原来的味道了,后来才想明白,变得不是这里的烤肉,实在是小时候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觉得什么都好吃,现在好东西吃多了看到什么都不稀罕。”

    王世凯道:“话不能这么说,我原来也这么认为的,可是吃了你那里的泥鳅后我才知道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好东西还是好吃!”

    萧鹏听后道:“老王,还是那句话,你想吃泥鳅就到我们那里去,能吃多少吃多少想吃多少吃多少,你想买也没问题,二百一条童叟无欺,但是你想让我们送你?呵呵,想都别想!你问问老周、老张他们,谁带我们那里不是这个待遇?别郁闷,这可真的是为你们好!”

    王世凯道:“想什么呢,我就是感叹一句你们的泥鳅好吃。”

    他其实是故意不谈贝拉的事情,这时候转移别的话题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和萧鹏能聊什么?

    当然是泥鳅喽。

    萧鹏道:“王市,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喽,我那里可是又要推出一个牛x玩意喽。”

    他说的当然是鳗鱼,他那里的鳗鱼品质好的甚至超出了他自己想象。

    王世凯听后却两眼一亮:“鲫鱼项目出结果了?”

    他倒是知道萧鹏那里有鳗鱼,但是毕竟才养了那么短时间所以他没放在心上,他更关注的是鲫鱼项目:这可是关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政绩。

    萧鹏道:“鲤形目密集养殖项目你就放心吧,根据目前的观察有99%的成功可能性——至于那1%是因为有人投毒。现在那些鲫鱼还没有完全长成没有具体数据所以结果还没下来,初步预测每六分之一亩的鱼排至少能出产四万斤,六亩地是三十六个这么大的鱼排,这么算能年产144万斤甚至更多。”

    王世凯的脑子瞬间麻木。

    六亩鱼塘年产144万斤以上?每亩也就是24万斤?

    我的妈呀!

    要知道传统鲫鱼养殖的产量和水质、投放密度、饲料投放都有一定关系,在水质好的鱼塘内亩产也就是三千到五千斤,这种超高密度养殖竟然把产量提高了这么多倍?

    他听后呼吸急促:“这个事情真的能成?你不是在逗我开心?”

    萧鹏正在那里低头点餐,听到后头也不抬说道:“王室,恕我直言,你这个事情别那么激动急着请功,这事情水产科学研究院掺和农业部都掺和进来,到时候邀功也是他们干的,你跟他们抢?放心好了,他们邀功的话肯定也会提到咱们鲁南,你们都是绕过不开的坎儿,等着受表扬就行了。”

    王世凯被说中了心思老脸一红。

    当然,他不能承认这件事情,于是道:“我关注的不是政绩,我关注的是这种养殖方式!产量提高那么高这对养殖户来说是多大的好处?这事情真成了那……”

    “其实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萧鹏直接打断了王世凯的话。

    “额?为什么这么讲?”王世凯一愣。

    萧鹏解释道:“其实这个超高密度养殖并没有什么秘密在里面,说白了就是长条状池塘二十小时保持池水流动,根据鱼体规格调整水流速度,保持水质整洁及时处理污物,同时加大饲料投放量就完事,这技术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但是真的实际操作起来麻烦事还是不小的。比如说鱼排设计,二十四小时水循环系统、停电后启动的备用电发电系统、污物处理系统……这些真的需要用心设计产品质量过硬,有可能一次机械故障导致水循环无法使用就会导致缺氧大量死亡。所以还要有备用设备和快速维修能力。”

    “另外除了饲料、人工外,电源成本也需要计算在内,如果安装光伏板这里的成本也要考虑进去,就算养殖户能承担鱼排的建造费用这些与电相关的成本他们不一定能承担的起。普通的电价就太贵,用便宜的光伏电安装光伏电的话成本又太高。这都是推广这种养殖方式面临的难题。哦,还有一个问题,这种超密度养殖一定要精细看护,有可能一个鱼病就全体阵亡!所以还需要一个能应对各种鱼类疾病的专家医生”

    王世凯听后沉默半晌问道:“那你说这些办法该怎么解决?”

    杨猛回答了这个问题:“老王啊,你别光在鲁南待着多去下面走走,要不然人家起来了都不带你玩!周东和张广顺早就想好了对策喽!”

    王世凯一愣:“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杨猛道:“鼓励各乡村成立乡镇集体企业,以村镇为单位投资光伏产业,然后推广超密度养殖技术,把低价光伏卖给养殖户降低养殖户投资成本,至于像鱼病医生、机械维修工人都由乡镇企业提供服务必须要养殖户自己高薪聘请进一步降低了投资成本,这样也可以全方位提高乡村经济。初步计划是在东莱县、三里河县和长度县各自选择一个镇进行推广实验。”

    王世凯听后一愣:“我怎么不知道这个事情?”

    杨猛道:“老王,你们这些市里的大干部去过几次下面?下面不汇报你们知道个屁啊!”

    王世凯干咳两声转移了话题:“那个,你们县是不是就选择你们镇做实验?”

    萧鹏摇头:“真不是我们镇。我们那边没有土地了,现在耕地这么珍贵,上面给的政策是耕地面积只能增不能减,我们镇上一个杨疯子一个姜老财就占了大部分地。原来付家洼那边倒是合适,可是付家洼和梅山村合村后增加了人口现在也没地了。朱沟镇那边现在搞茶叶,现在可能这事儿落在赤水镇头上。”

    杨猛听后气道:“真特么的不公平,赤水那边由于是最靠近鲁南市的镇所以经济一直是县里最好的一个镇,这样的好事儿又落到他们头上!玛德。”

    萧鹏拿起啤酒杯给两人都倒了一杯啤酒,一边倒一边说道:“听说赤水那边还看不上这项目呢,人家镇委开了好几次会结果都是不让项目落地。说这些干啥?王市,我说的其实是鳗鱼,我那里的鳗鱼可是超牛的!”、

    王世凯刚想问问什么情况,门口方向却传来一个大嗓门的说话声。

    “草,我这个人最烦的就是吹牛的!有种站在我面前吹吹试试?”

    三人一起看向门口,我们就是聊聊天得罪谁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