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极品小农夫 > 第814章 这里肯定会有铁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鹏放下手里的文件夹道:“我可以跟你赌十块钱,这里和察隅肯定会建铁路的。”

    杨猛想了一下突然咧嘴笑道:“我也赌这里肯定会建铁路!可惜咱们去不了察隅,不然真的想去看看。”

    察隅县和墨脱县都是林芝的下辖县,从地图上看算是‘临县’却不相连,两个县中间被印控区分隔。

    说起来这都是‘世界搅屎棍’英国人搞的鬼。

    英国人当年结束印度殖民的时候留下了很多麻烦,比如说印巴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给两国的边境问题留下了祸根。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印度号称‘第三世界国家领导者’膨胀的不行,因为边境问题挑衅我国,结果被我国暴揍了一顿。那一仗把印度打回了原形。

    但是我国也不是没吃亏:因为当时国力不强补给不足,打完之后没办法持续作战只能选择撤军,这就给印度有了可趁之机,在我国边境地区赖下了不少土地。

    其中就包括了墨脱和察隅南方的一些土地。比如说南墨脱、下察隅等地方。

    不过对于这个事情萧鹏的看法是:别着急。

    穷则搁置争议富则自古以来。

    对待印度咱们国家真的是有办法让他们浑身痒痒却找不到哪里刺挠,现在有太多办法掌控他们的命脉了。

    比如说雅鲁藏布江上的水电站。

    整个雅鲁藏布江多少水电站?就连墨脱都有一个!

    这些水电站除了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大量电源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让印度难受。

    雅鲁藏布江在印度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都知道印度有恒河,殊不知这个‘布拉马普特拉河’才是印度人眼里的‘母亲河’。

    印度不像咱们国家自来水系统完整,他们那边三分之二的人口还过着‘依河而居’的生活,不管洗澡洗衣服都是如此。

    为什么印度人都喜欢去恒河泡着?

    宗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真的是在那里洗澡!那么高的温度下他们又不怎么用除臭剂,想想那里人平时都是什么味道吧,为了除臭估计只要不是臭水沟他们都会往里面跳……

    如果像沿河区域的老百姓还好说,印度内陆地区是非常缺水的,所以他们就想制定一个‘内河联网计划’,起到主导地位的就是这条布河,简单点儿来说就是从雅鲁藏布江抽水供给内陆地区的印度人民。

    但是现在雅鲁藏布江上都是水电站,说让你有水你就有水说让你没水你就没水;更牛的是现在国内‘南水北调’工程里有一项就是把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引入黄河流域,这就直接缓解了我国好几个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现在印度对这事儿气的牙根痒痒还没办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气他们。

    咱们这边的墨脱和察隅这些地方现在都已经脱贫,像墨脱都开始走向城镇化建设的道路。

    而印度占的那边的生活条件呢?

    那是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是无法想象的。

    不夸张的会所,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原始社会——事实上那边还真的是奴隶制。

    在那里有一群人被称为‘?\巴’,按照当地语言翻译过来就是‘穷人’,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采用结绳记事的方式,有自己的特定服饰。说白了就是给别人种地的奴隶。

    在我国也有‘?\巴’,但是早就翻身做主人了,现在?\巴文化已经成了招揽游客的旅游项目,而在那边的‘?\巴’还依然是奴隶身份。

    为什么两边的差距那么远?

    其实基本上可以用一部二十年前的老电影说明问题——《喜马拉雅》。

    那是一部讲述藏地故事的电影,真的是获奖无数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讲提名。

    上大学的时候萧鹏看了这部电影对藏地真的是充满向往,尤其是这部电影更神奇的是:这明明是讲述藏地生活的电影,却是由瑞士、法国、尼泊尔和英国四个国家共同拍摄,跟我国自己无关。

    故事倒是很简单,就是一个关于传承和信仰的故事,也就是一老一小为了运盐分头寻找‘天路’的故事。现在想想那就是标准的西方框架叙事框架,核心就是‘信仰’该用什么方式延续之类的。其实真的没什么新意。

    还记得当时介绍这部电影给自己的同学提到这点儿的时候一脸的向往:“还是人家老外有本事,能拍出来这样的电影”。然后天天在萧鹏面前谈论‘信仰’。那感觉就像是人只要有了信仰就会成为完整的人一样。

    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说明白一件事情:信仰到底是什么。

    宗教就是信仰?那么那些革命先烈算怎么回事?

    宗教确实信仰,但是真的不代表全部!

    那部电影也是萧鹏来藏地的理由之一。

    结果到了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

    去特么的《喜马拉雅》吧。

    那部电影就是俩人为了走哪条路运盐起了矛盾,但是这些西方导演就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真正改善藏民生活的不是走哪条路运盐而是真正的修路!

    有了好的道路谁还去运盐?

    从青藏铁路通车乃至高铁建设完成后,藏地民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宗教确实是好东西,可以让人心灵清净变得善良,但是虚无的宗教信仰无法改变一个族群的生活质量!

    实际行动才是!

    就拿墨脱来说吧,自从从这里通路之后,所有人都化身‘实干家’,短短几年时间完成了脱贫工作。

    这边人的宗教信仰确实很值得尊敬。

    现在还有很多人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可是这样的人真的越来越少!现在大部分人忙碌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改善生活。

    原来那样更多是因为没办法!

    每年有多少人跑到藏地‘朝圣’?可是有几个人会选择留下来?

    他们又不傻,当然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更好!

    那些虔诚的宗教信仰都是‘只可远观’,藏胞自己都在忙着想办法改善生活了!

    墨脱、察隅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来人都无所事事,现在都在茶园、茶厂、农副产品加工厂里工作,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原来这些地方和印度那边过着差不多的生活。

    现在呢?天壤之别!

    萧鹏他们现在所在的墨脱镇已经基本上到处都是四层到六层的楼房。虽然现在他们还能找到独门独院,可是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估计用不了五年八年时间后这里能整个换个样!

    这边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吸引更多人来这里生活,然后想办法在这里修建铁路,一方面是改善民生,同时也就意味着重武器装备过来非常方便……

    不过估计那时候都不需要什么重武器。

    印度那边的老百姓自己看着都能乱起来——说好大家一起穷你怎么先富起来了?

    看着身边的人富起来的感受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到时候他们怎么办?

    这就像霓虹国和泡菜国一样,反正是要当儿子,认爹当然要认个大的。

    萧鹏用提勺给猛子盛了一杯茶,突然院外传来发动机的声音。

    杨猛道:“老李他们回来了吧!”

    他刚说完就看到老李和小戴急匆匆的冲了进来:“老板,出事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