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极品老妇太凶猛,踩前夫,打逆子! >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最爱的东西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最爱的东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是在……”李小月猛然发觉差点说漏嘴了,“我是在梦里见到的,我经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

    “尤其是吃了黑芝麻之后,我对番邦的种子更加好奇了。”

    “爹,您看看。这东西金灿灿的,犹如黄色玉石一样,比大米大一点,咱们叫做玉米怎么样?”

    李老汉哭笑不得,“那你这梦做得挺广的。不过,你给这东旭取名字不太对。”

    “金灿灿的,不应该叫做金米吗?”

    “呃……”李小月哭笑不得,“我觉得像玉,玉米好听。金米,有点俗。”

    “好吧,你高兴就好。”李老汉不再纠结名字,继续看向另一边,“另一个袋子装什么?看样子,也是种子。”

    李四强拎在手里试了试,特别轻,“好像不是种子!”

    明明比刚才那个大两倍,但还没有那个重。

    解开上面的扎口绳,李四强打开一看,一片红彤彤的。

    “这个好像不是种子。”李四强说,“小姑,你可能失望了。”

    李小月探过头,过来仔细一看,欣喜若狂,眼珠子都快黏在了口袋里的东西上。

    不过,她可不敢得意忘形,让李老汉怀疑。

    李小月拿出来跟手指头差不多大小的干辣椒,手有些颤抖,晃了晃。

    “这里面应该有种子,我去拿剪刀,剪掉外面的壳子,把里面的种子倒出来。”

    “这东西好像有一股呛人的味儿,不会有毒吧?”李老汉拿了一个放在鼻尖,他嗅觉敏锐,能够闻出来。

    李小月眨眨眼睛,眼睛盯着辣椒,偷偷咽口水。

    她都快馋死了。

    这可是辣椒啊!

    辣椒炒肉,辣椒土豆丝,辣椒鱼,辣椒……

    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人,没辣椒,吃啥都觉得少点味道。

    虽然有茱萸,但茱萸的味道,怎么能比得上辣椒呢?

    大馒头蘸辣椒油,李小月都能吃两个大馒头。

    李小月怀着虔诚的心情,拿了一个放在鼻尖,闻了闻。

    她能想象出来自己的表现应该跟一个三十年的老烟鬼看到香烟的样子差不多。

    “爹,这里还有张,我先看看。”

    李小月从箱子里拿出来一个信封,从里面掏出来一张纸。

    那个黄色的是从很远两万六千里的罗刹国弄过来的。

    那个有刺鼻气味的,会让人皮肤刺痛,很辣。

    吃了之后,会让人出汗,辛辣,无毒。

    李小月笑笑,“爹,你看看,无毒的,叫辣椒。”

    李老汉仍旧警惕,“就算没毒,也要试过才知道。”

    李小月眼巴巴的,想吃到辣椒,还要等等。

    谢管事送来的箱子里,都是些香料,并没有种子。

    虽然有点失望,但有这么多香料,可以做好吃的。

    李老汉笑笑,“这么多香料,能炖很多肉了。不过,入口的东西,还是要慎重。”

    “四强,碾碎了,先给猪狗吃,没事了,咱们再吃。”

    “是,爷爷。”李四强应下,这件事情就交给他了。

    经过几天的检测,确认无毒。

    李小月小心翼翼地戴着手套,用剪刀把辣椒剪开,把里面的种子倒出来。

    再次晒晒,装在袋子里,放在干爽的库房里。

    等到明年,她就要把这些种子种到地里,然后收获更多。

    文小兰拿着账本,走了过来,“夫人,现在所有的羊毛都已经纺完了,纺车和织机都已经做好保养。”

    李小月听到这话,站了起来,“行,今天发工钱和奖金。”

    李老汉笑笑,“怪不得你从县城的钱庄,弄回来那么多的银子,原来是要工钱和奖金啊!”

    文小兰小声问:“夫人,咱们那么多粮食,要不然用粮食代替奖金啊?”

    李小月摆手,“不用,如果有人需要,工人们会主动购买的。”

    “手里有钱,他们不仅可以在咱们这里购买,也可以去县城购买。”

    文小兰点头,“说的,也是,如果我们用粮食抵用,明明是好意,但有的人并不乐意。”

    “只是咱们这边有那么多粮食,明年吃不完,就成了陈粮。”

    李小月神秘一笑,“呵呵,不会浪费的,明年有大用。”

    “什么大用?”李老汉和文小兰都好奇,异口同声地问。

    李小月摇头,“现在还不能说。”

    门口,很多人在排队,开始领工钱。

    这个月四两银子,再加上相当于一半工钱的奖金,这就是六两银子。

    奖金部分,羊毛布,卖给工人半价,但一个人只能买半匹。

    这些布料可以保暖,很多人直接买了羊毛布。

    有的还想买粮食,李小月也让人满足了。

    所有人都领了钱,喜滋滋回家。

    即使现在外面已经很冷了,但穿着单衣的人们,仍旧喜气洋洋。

    这些天虽然累,但李小月舍得给工人吃饭。

    饭菜管饱,而且顿顿有肉,比老百姓自家的饭菜好吃,有油水。

    李老汉站在台子上对大家说:“现在要打仗了,你们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出来。”

    “趁着现在还算太平,赶紧多买粮食,多存物资。”

    其实生活在边关的人们,都有这样的常识。

    在今年干活赚工钱,手里有银子的情况之下,家里的粮食,一粒都没有卖。

    朴实的道理大家都懂,打仗的时候,有钱未必能够买到粮食。

    几个村子的人拿了工钱,并没有离开。

    有那些做生意的,卖肉的,卖糖的,卖各种东西的商贩,得知梨花村发工钱,早早来这边摆摊。

    不用去县城,就能买东西,而且价格不贵。

    领了钱,大家也想吃的好点,穿的好点,纷纷购买。

    直到夜幕降临,才散开。

    李老汉带着儿子们孙子们,仔细检查门窗。

    再过不久,就下大雪了。

    并且轮流安排人巡逻,看管作坊和库房里的粮食。

    “长福,家里的蜂窝煤都出了吗?”

    李长福回答:“都已经出了,十日前,咱们的公告上说了。”

    “几乎家家户户都已经购买了过冬的蜂窝煤。”

    “另外,我铺子里里外外也都摆满了蜂窝煤。”

    “留下一个小伙计在那边,一旦有人没有蜂窝煤了,还能来铺子调拨一二,以备不测。”

    “很好,你想得很周到。”李小月称赞,“长禄……呀,长禄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