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1551 > 第293章 不能不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总督提前了几个月逝世,主要还是太过忧心常德的安危导致的结果。

    张岳一死,沅州一带不少汉苗百姓俱是带孝痛哭。

    消息迅速传开来,在常德府的屠大山等湖广官员也是在第一时间接到了消息。

    带孝报信的人极多,除了湖广外,还有人往南京,京师,以及福建惠安去报凶信。

    沿途知道消息的人脸色都不太好。

    张岳在湖广和四川还有贵州的风评都相当不错,人们信任这个老总督,由于张岳的存在,各人也是感觉这一场战事没有什么要紧,这位总督大人如定海神针一般使诸省的人心市面都较为安定。

    同样在官场之中,张岳也是相当镇的住的存在。

    这位老总督生于孝宗弘治年间,正德十二年就中了进士,科名在现在的官员中算是最老的存在之一,很少有官员科名在张岳之前了。

    因为谏阻武宗南巡,张岳被廷杖过,并且贬过官,这种资历在大明官场也是最为了不起的存在。

    知县,给事中,学正,盐课使,提学佥事,提学使,知府,参政,也曾在京师为郎官,仕途经历十分丰富。

    然后为巡抚,进而加侍郎,右都御史,为四省总督,方面大员。

    这样的大人物在任期内死在官职上,朝廷也会为之震动。

    湖广和云贵地方的人心更是混乱,很多原本相对平静的地方都出现了生苗蠢蠢欲动的迹象,被围困的山寨中的叛苗们,似乎相当亢奋和欣赏,似乎也是有反攻的想法。

    在这种巨震之下,常德的事由于平定的快,在地方上反而没有起什么波澜。

    而在京师之中,由湖广官员,荣王府的长史司,还有卫指挥孙永吉,知府李文进等人分别拜发的奏疏陆续抵达了京师后送入内阁,成为短时间内内阁关注的焦点所在。

    而礼部主事何思赞,此前推荐的荣王妃人选周氏,因为生苗进入周府显然是不可能得到礼部的允准,这件事事发意外,何思赞原本是不必受什么指责。

    但府衙经历周冠在被叛苗抓住之时,当众说出愿意投降的话,这就说明周冠品行卑污,简直是不堪之至,这种品性岂能教养出合格而出色的女儿?

    所谓娶妻取贤,哪怕何思赞选一个矮冬瓜为正妃,只要品行贤良端庄,就不太容易被人挑出毛病来。

    但恰恰是品行上出了问题,这导致何思赞不敢在路上耽搁,飞骑快马赶回京师,在这件事发酵之前,也是差不多和常德和湖广地方官的奏疏差不多前后进京。

    “老师,”何思赞风尘仆仆,傍晚时分连家也没有回就去拜会袁炜,叩伏在地叩首道:“学生行事不谨,受了常德当地官员的哄骗,挑了不合格的王妃人选,听闻已经有言官在准备折子弹劾学生,还要请教老师,如何消弥此事。”

    袁炜已经是睡了一觉起身,他近来圣眷优渥,几乎隔几天半夜皇上就会召他入西苑,君臣间甚为相得。

    说些闲话,写青词,探讨长生之道。

    有时候皇上就是纯粹找他到宫中闲聊,这是罕见而难得的恩遇。

    目前为止,大明有这种待遇的除了陶仲文这个道士外,官员中就只有严嵩,徐阶,还有袁炜这三人。

    看到学生一脸惶惧的模样,袁炜随口道:“你这点小事和常德府差点失陷的事,还有张岳病亡之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何思赞心道别人的事再大也无自己无关,倒是自己仕途要受影响,那可是天大之事。

    “事起仓促和突然,也是变乱导致。”袁炜又道:“你就抓住变乱之事做文章自辩就是,另外请辞待罪,这些表面文章要做。都察院那边,看为师的脸面也不会穷追不放,到底只是一件小事情。”

    “是,凡事都望恩师转圆。”

    “我看。”袁炜道:“你还是要准备再去一次常德,差事办砸了对你下一步十分不利。再挑官员去常德时,你最好还是主动自荐,用心挑选,洗雪前耻,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何思赞是不想再南下北上来回几千里的折腾,不过想想老师的话也是极有道理。

    这一次选妃弄的虎头蛇尾,不是几件大事盖在上头,怕是会成为朝廷内议论纷纷的丑闻。

    历来礼部给亲王选择王妃从未出过这样的事情,若不是湖广多事,何思赞最少得辞官回家呆一段时间,然后等机会再起复,这就算最好的结果了。

    “你再说说,常德府的变乱,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炜现在虽是受宠,官职却不高。

    要等过两年后徐阶入职,交出礼部,袁炜才成为部堂官员。

    不过距离入阁也还是早的很。

    湖广和常德的奏疏一入内阁,朝官们就是明显查察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武官息事宁人,说叛乱规模不大,死人也不多。

    变起仓促,多半还是和永顺府彭家及穿青人之间的事情有关,多半是因此而生出的事端。

    而李文进的奏疏则是说生苗就是要夺取城池,阴谋造乱,彭家应是适逢其事,与其没有太大关系。

    而变乱一起,大股生苗精悍勇武,官兵根本不是对手。

    不是荣王勇武,率亲军平乱,怕是现在常德不保,湖广也会乱成一锅粥。

    这样的奏疏一上,李文进自己最少在短期内的仕途算是完蛋了。

    身为地方主官惹出这么大的乱事,就算平定了也是极大的罪过。

    性命是无碍,也不会弄到削籍的处分,但冠带闲住也别想了,免官除职,回乡闲居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李文进在奏疏里盛夸亲军武勇,还有荣王的出色表现,这也给了人相当深刻的印象。

    哪怕袁炜这种没有任过外官,凭借青词受宠的文官,此时此刻也表露出了对荣王和常德之事极为强烈的好奇心。

    何思赞其实不太想回忆在常德时发生的事,不光是自己被戏耍了之后的羞恼心理。还有那晚看到生苗起事,自己吓的魂不守舍的情形想起来也是颇为丢脸。

    但老师垂询,却也不能不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