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 第14章 海盐投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别看李世民远在长安,可对于自己的儿子,他还是比较上心的。

    按理说李?本来不在他的观察之列,可上次李?把他气得不轻,这个场子,他必须要找回来。

    军中的探子时刻汇报齐州发生的事情,李?的消息也在其中。

    万万没想到,这封奏折里,李?竟然开始征调工匠。

    这也不算啥,毕竟自己的儿子是大唐皇子,征调几个工匠能怎么样?

    可流民,这又是什么情况?

    流民自然有刺史进行安置,你一个封地王爷操什么心?

    李世民下意识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个小家伙不会气急败坏,要造反吧?

    他随手拿起另外一封奏折,这是齐州刺史韦彤的。

    “哦?不错!不错!”

    “齐州赋税增多,光是一个月,就完成了去年三个月的量。”

    李世民突然想起,今日户部上奏,山东之地,连续一个多月,赋税增多,本以为大旱之年,减免赋税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竟然扛过来了,还有意外收获?

    是谁说朕穷来着?

    朕的大唐,这不就开始富裕了吗?

    一时间,李世民一个战术后仰,老子这辈子吃过的盐,都比你小子走过的路多,回头等你撑不下去的时候,看朕怎么揍你!

    李世民信心满满,一旁的长孙皇后观察着李世民的神色,这时候就开口了。

    “陛下可是担心齐州?”

    李世民拉着长孙皇后的手,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不得造一番?

    不多时,侧殿之中,就响起了一阵阵咯吱咯吱的声音。

    齐州城,刺史府。

    韦彤终于收到了陛下的政令。

    齐王征调工匠是好事,可征调流民,可是有些不妥。

    一开始属下汇报的时候,韦彤理都懒得搭理,天下都是人家李家的,齐王在齐州,只要不伤天害理,想干嘛就干嘛,我一个小小刺史,管得着?

    可后面转念一想,京兆韦氏现在正在风口浪尖,自己若是隐瞒了下来,他日被人捅出去,可是要出事的。

    人家皇子可以干,但你知道了,不能不上报朝廷。

    今日,陛下的批复回来了:且让他征调。

    韦彤看到这批复,长吐一口气,果然果然,当官还得懂流程。

    于是拿出新的奏折,在上面写道:“山东之地,近期出现一种精盐,只买十五文钱,方圆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盐商都齐聚齐州城,来时带来货物无数,百姓因此获益,此物乃是齐王之举,造福百姓,有利税收,实乃大功一件啊!”

    韦彤此刻下笔如有神,看着齐王府的方向,颇为感动。

    本来齐州都快撑不下去了,粮食不多,盐也快完了,民生凋敝,国家就算是再太平又如何?得想办法让百姓活下去!

    可现在,盐商过来的时候,带来的都是米粮,一进城,就被一扫而空。

    城里的百姓本来手里没几个钱,可最近王府不是征调工匠嘛!听说发工钱!这下子,齐州城,活了!

    陛下果然英明,派出了皇子来拯救齐州,不行,这件事必须要大书特书,王府之中也没有人找自己,这功绩实实在在就是齐州刺史的。

    但韦彤是个老实人,他不能贪攻,京兆韦氏要脸呢!

    “齐王之功,不仅让百姓吃上精盐,更让百姓手中有钱,家中有粮,乃是不世之功……”

    吹到了后半夜,韦彤小心翼翼看着奏折,吹干了墨迹,这才满意的睡去。

    大海边上,张山带着六百士兵脸上都是汗珠。

    “这要是咱自己天天这么干,不得累死。”

    张山话音落下,一旁的士兵竖起了大拇哥,“要么说还是统领您厉害,直接想出来民夫凡是运送海水之人,免除一部分赋税。”

    张山看了士兵一眼,吐出了叼在嘴里的茅草:“呸,你还真会说。”

    “这法子我要是能想出来,我还用得着天天带你们?”

    “告诉你,这法子是王爷想出来的,就是心疼咱们这些人。”

    一时间,周围的士兵恍然大悟,一个个顿时沉默了。

    兵痞子们本以为跟着王爷到了齐州,算是发配。

    这辈子都完了。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王爷真厉害,只要你玩命干活,就有赏赐,还不少!

    现在能经常光顾齐州勾栏的人,哪个不是张山手底下的呢?

    海水运输源源不断,一刻不停,百姓听说运送海水可以减免一些赋税,在农忙之外一个个都动了起来。

    齐州城外,一百亩地,被分成了一块一块的格子,每一个格子上都铺满了青石。

    青石边上,都是用之前卤矿的渣渣和泥土堆起来的小型堤坝。

    烈日之下,海水散发着一股又一股诡异的味道,整个封闭式工坊里,工匠们看着这一幕,一个个脑瓜子里嗡嗡的。

    这是在干嘛呢?

    马周陷入了沉思,按照王爷的办法,已经成功从海水之中搞出来精盐了,可是速度极慢。

    现在的问题是,照看烟田极为简单,收盐也不太难,剩下的工匠干嘛呢?

    就在这时候,老黄风尘仆仆一路小跑出现了。

    “马周,看这个!”

    马周心头一跳,他知道,这个王爷又要搞出来什么惊喜了。

    打开卷轴,马周看到了一行字:“琉璃制作之法。”

    嘶……

    琉璃,大唐也有可以制作出琉璃的能工巧匠了?

    马周看着老黄,眼神动了动。

    仿佛在说:真的吗?

    老黄挑动着眉毛,别看他老了,现在跑上跑下起劲儿的很,无他,王爷给的太多了。

    脸上每一根褶子都仿佛在说:这不是做梦,这是真的!

    十五日之后,长安城中解除宵禁一天。

    原因是大唐各地赋税猛地增多,龙颜大悦。

    皇宫之中,太极殿里,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诸位大臣,很是满意。

    杜如晦房玄龄站出来念各部奏折,无非是大唐有钱了,税收增加了,国库充盈了,都是陛下治国有方云云。

    但突然,这些奏折之中出现了一个异类。

    “山东大旱,百姓颗粒无收……”

    李世民一听,终于有人说话了,还是齐州。

    齐州,难道出事了?

    李世民心里面紧张了一下,随后又有些高兴。

    李?,你还扛得住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