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钢铁时代 > 第二百零四章 日产万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成立的机器车间,是在整个工业区的最外围,跟杨元钊的仓库相距不远,从杨元钊仓库之中,直接弄到的零件,然后运输到这里,跟木工车间制作出来的木材部件,结合在一起的,就构成了机器厂的原材料,而流水线也布置在了机器厂之中了。

    经过了快一个月的生产和调整,机器厂,此时,已经不复原来的模样了,高大的厂房,已经基本的构成了,巨大的钢构和屋顶,都已经搭建完成了,只剩下四下的墙体了,包头的冬天,有些寒冷,可是暂时用塑料布之类的,挡住了寒风,里面还是可以工作的。

    机器厂的厂房,跟别的没有多少的区别,只是宽大,整齐就可以了,钱虎甚至按照经验,给机器厂,安装了一个天车,贯通在整整一个车间的天车,可以顺着上方的导轨,进入到了车间的大部分位置,这样,比较重的,比如说300公斤以上的东西,就可以通过天车,吊装到其他的地方。

    天车使用的动力是蒸汽机,这样相对于电力而言,耗费有些大,蒸汽机需要一直的运转着,山西别的不多,就是煤炭很多,在不少地方,随便的挖一下,就可以挖出煤,哪怕没有后世的探测手段,也无愧于坐在煤山上的省份。

    一个月的时间,只是大大小小的改进,就有12次之多,流水线等的应用已经逐步的深入进去,很多更改都让生产更加的顺畅,机器厂变化非常的大。借助着蒸汽动力的传送带,在缓慢的行进着。一台台已经达成架子的织布机上,安装上各种的部件。

    经过系统的分析和整合。一台织布机被分成了36个不同的工序,每一个工序,需要装上几个不同的零部件,所有的零部件,都生产出来,堆放在每一个人的旁边,每一个人,只要熟悉自己就好了的的,流水线过来。会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停留7分钟左右的时间,在7分钟,这个人需要完成这个程序的操作,这是经过了实验和配合,最终得到的结果,流水线的速度,从之前的20分钟,提升到了7分钟左右。足足提升了三倍以上,这样,这一条生产线,每一小时。可以完成8台左右织布机,200台以上的装配任务。

    这还只是一个流水线,整个机器厂。现在一共是7个不同的车间,60个流水线。每天可以装配12000台以上。

    换做之前,只有两三百个钳工。可以装配这个织布机,采用了流水线作业之后,钳工可以解放出来,只要是工人,稍稍的经过培训,从慢到快,逐步的提升起来的话,就可以完成装配,一个整机的装配,要知道,哪一个零件在什么地方,先装上哪一个,后装上哪一个,安装的程度,还有整机的运转,织布机哪怕是再怎么的简单,甚至大部分的骨架都已经完成了,要把零零散散的东西,都安装上去,也需要数十个,甚至是上百个不同的步骤,这也是之前,钳工们哪

    【1】

    【6】

    【6】

    【小】

    【说】完的,专门调集了一批人员,逐个的检查,并且告诉他们,不用把布匹送过来,每隔7天,包头会派出专门的人员,上门回收这些布匹,今天是个例外,检查完毕,直接给钱。

    一匹布五角的收益,这是实打实的现金,对于只能够在土里刨食,甚至不少人都没有工作,只能够以工代赈,填饱肚子的包头人而言,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最关键的是,这个馅饼还真的就掉下来了,落到了他们的头上了。

    中国人,聪明的从来都不少的,之前还在观望,甚至是嘲笑别人的,顿时看到了好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里面。

    这时候,轮到这边吃不消了,纺纱车间,每天500包左右的棉纱,足以完成15000匹布,之前一个月的累积之下,累积的那些棉纱,也在大量的消耗着,当刘澍发现不对,来找杨元钊的时候,杨元钊却浑不在意,棉纺织厂,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财源,也是笼络住众多晋商的关键所在,之前跟杨家,刘家,尉家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他的工业化进程,现在,有多了四家,对于山西,蒙古等省的影响还在加大,棉纱不够的话,那就增加纺纱机,本身设计的12万锭的计划,才完成了6万锭,大不了再扩张到24万锭,相对于织布,棉纱工人相对好找,培训起来也容易许多了。

    整个包头,伴随着纺纱机和织布机的越来越多,包头之前生产的那些棉花,有些不够用了,要知道包头之前的两万一千亩土地,大概收割了600万斤左右的棉花,30%左右的出棉率,皮棉数量在180万斤左右,现在,平均每天都20万斤以上,那些,只是坚持了七八天,就转化为了棉布了,可是机器总不能停下来,好在,晋商的触角遍布在四方,从中国各大产棉区,大肆的收购的棉花。

    棉花,从唐朝时候,就已经出现,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过多的重视,元明清以来,棉花的总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特别是大量织布机的时代,南通的周边,就是中国著名的产棉区,南通的棉花,即便在世界上也相当的有名小】

    【说】

    大生沙场,就是凭借着那里的棉花,来立足的,包头周边,没有什么特别出名的棉花,可是传统的产棉区,就在附近,近代中国,伴随着列强们的入侵,棉花的种植逐步的进入到**,甚至中枢也为棉花的种植和棉花种子的改良,召开了几次会议,大陆棉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被引进进来的,其他地方,棉花产量虽然不多,种植的却也不少,一般而言,他们会在漫长的一年之中,逐步的消耗掉,当棉纺织厂挥舞着钞票,大肆的购买棉花的时候,大量棉花,就从方方面面,进入到了包头。

    多了一层收购,甚至是毫无止境的收购,让棉花的价格,居然在稳定了很多年之后,微微的产生了上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