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败家?这玩意我会啊 > 第一百四十章 训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商贾重利,身为商贾世家的沈滢雨,很清楚这点。

    在听到朱厚照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中。

    刘大夏等人,在一旁侧耳倾听,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对于买卖这块,他们是不懂的。

    不过,从朱厚照的话里行间,听出了朱厚照的意思,相继陷入了思考中,在想按照朱厚照的方法,真能让大明赚取他国的钱财吗?

    而朱厚照看见众人思索的表情,也没有开口去打搅他们,含笑的将目光移到了别处。

    正当他观看着满山枯黄,罕见绿色的山景时,经过锻造思考后的沈滢雨,突然走到朱厚照身侧,柔声道:“太子爷,往各国售卖水泥一事,可以一试。”

    “但是,如今寒灾当头,我沈家的商队想要快速的将货物送往各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少则一月,多则两月才可能将货物送到各国去,要是遇到风雪连绵,整个商队都可能遭到重创。”

    “若是按照太子爷的计划,想要卖出水泥所用的时间,大约需要一年,对于太子爷如今的处境而言,并无太大的帮助。”

    “民女在想,是否单选一国缩短时间。”

    “既能尝试水泥是否能卖出,又能在短时间内赚取银钱,为太子爷解忧。”

    沈滢雨以现状预测了整个通商环节,诚然朱厚照所言很有道理,却不适用于此时。

    在整个运送过程上,河运占据的路程很少,大部分还是要依靠路运,才能去到大明的周边国家。

    一次性全面布局,只会分散力量,还不如集中力量,先打开一个国家的水泥市场。

    以实际情况,整和好商业模式,若是水泥真能卖出,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再去下一个国家也不迟。

    而且有了之前的经验,再次打开他国的水泥市场也能简单不少,缩短整体的通商时间。

    当然,煤炭的售卖,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有一点跟水泥不同,那就是煤炭可以跟泥火炉捆绑销售,在寒灾的这段时间内,所得利益会非常的巨大。

    但前提是,要收拢他国的煤炭矿,不然煤炭这一行,朱厚照很难一家独大,因为泥火炉是可复制的东西,而煤炭各国也不是没有。

    区别在于开采的难度,还有对煤炭的利用,绝对没有朱厚照的花样多,不可否认这是一种优势。

    至于水泥,沈滢雨知道配方的重要,只要配方在手,他国想要仿制,是绝对不可能的。

    “沈姑娘说的有道理。”朱厚照回味着沈滢雨的话,颔首道:“不过,本宫并不着急一时。”

    “寒灾的到来,是天灾,谁也阻止不了,对于你们商贾而言是灾难,对大明百姓也是灾难。”

    “既然无法快速通商他国,那便开启海运吧。”

    海运!!

    朱厚照平淡的话语,让沈滢雨惊愣当场。

    不仅是她,就连熊绣等人也是一惊,纷纷诧异的看着朱厚照,其中刘大夏更是捋下了好几根花白的胡须。

    开启海运,这跟开矿挖煤简直没法比。

    大明也不是没有先例。

    在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三十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昭彰大明国威。

    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宣德八年,共远航七次之多。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郑和在船上因病过世,使得后来无人,让海运最终不了了之。

    当然,也并非是没了郑和,还有多诸多的原因,造成了海运的关闭,其主要原因是有三。

    一是航行目的简单,缺乏持久内动力。

    二是海洋意识淡薄,缺乏海洋空间生存意识。

    三是军事思想落后,缺乏积极进取的思想。

    这事还跟刘大夏有关系,当初他就是持反对态度的,对成化帝进言道:“三宝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当初的儒臣就是觉得劳民伤财,纷纷不同意,这才让大明关闭了海运,以至于六十多年,再也没有寻访过沿海国家。

    不为利,只图宣示皇权,维护皇权的任务完成后,显现大明当时的雄风,终不能长久。

    不用儒臣进言,长此以往下去,也会大量消耗大明的国力,使得海运之事无疾而终。

    这时的刘大夏,见朱厚照有此想法,紧紧的皱起眉头,毫不犹豫的上谏道:“太子爷,开启海运之事,是否三思而后行?”

    “据三宝太监七次出海,每次废钱粮数十万,带回来的东西,却对我大明不足一用。”

    “假如再次开启海运,无疑是为如今的大明增添重担,要想遇见庞大的宝船,也绝非易事,到头来终会得不偿失啊。”

    “况且国库已经拿不出,可开海运的银钱,还请太子爷明鉴啊。”

    刘大夏话落之后。

    不等朱厚照表态,熊绣紧跟着上谏道:“太子爷,刘大人所言非虚,开启海运的确是一件得不偿失之事,沿海弹丸小国,又能有多少财富,与他们开启海运通商,亏的终究是我大明。”

    “而且……”

    “够了。”熊绣的话还未说完,朱厚照神情难看起来,侧身盯着两人气愤斥道:“本以为你们跟随本宫,在西山有些时日了,这眼界也放宽了不少,不承想你们居然半点长进都没有!”

    “你们只觉得开启海运,会劳民伤财,但你们可知道,整个世界有多大吗!”

    “在我大明之外,有些蛮荒之地,有着无数的金山银山,有着无数的沃土肥田,有着几百大大小小的国家。”

    “而你们可知道,其中国家都在干嘛吗!”

    “本宫不妨告诉你们,他们都在建立属于自己的海师,造就更大更快的宝船,去那些满是金山银山的地方,窃取无数的银钱!”

    “假如我大明只知偏于一隅,不懂得外出看看整个世界的变化,我们只能是一只井底之蛙!”

    说到这儿,朱厚照拔高声音,质问起刘大夏:“刘师傅,想必你也听说过,我大明沿海时常遭受海寇洗劫,本宫想问刘师傅,你是否觉得他们无足轻重!”

    “这,太子爷,老臣……”刘大夏被朱厚照的连续呵斥以及质问,问的头脑发懵。

    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刘师傅不知如何回答,那本宫替你回答!”朱厚照见此,轻哼道:“不止你有这种想法,就是满朝文武皆有这种想法!”

    “长此以往下去,沿海诸国船坚器利,你是让我大明将士骑着马,还是踏着步伐去海上驱赶贼寇?!”

    “我大明虽是以儒治国,但也要有尚武精神,假如我大明有一支强大的海师,御敌以外,你觉得海域诸国的海寇,敢挑衅我大明威严吗!”

    “开启海运通商各国,获取金银甚至是肥沃土地,以此养我大明海师,强我大明国力,开我大明眼界,我大明方能立足于世界诸国顶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